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1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篇 |
民族学 | 3篇 |
人才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27篇 |
理论方法论 | 6篇 |
综合类 | 45篇 |
社会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7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9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3篇 |
2002年 | 3篇 |
2001年 | 2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廷议制度是秦国统一的一项重要制度保证,而博士制度是将其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的表现,是把六国政治精华吸纳入行政体系的制度创新,是统一后新统治模式的尝试和政治运行模式的重大转折。反映了秦始皇“文治理国”的构想,是文化统一的重大举措。但由于政治形势的变换,秦始皇又不得不回归单一法家行政决策模式,并因此引起秦国的速亡。 相似文献
22.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4(5):25-25
据甘肃日报2004年4月21日报道,由甘肃省考古所发起组织的西汉水流域联合考古调查第一阶段工作已告结束,新发现70处古文化遗址。来自全国各地考古界的部分专家学者听取了汇报,并在礼县进行了实地考察。3月28日,由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西北大学、陕西省考古所和甘肃省考古研究所联 相似文献
23.
由于北方的胡人对秦朝存在着现实的威胁,而南方的百越对秦朝存在着潜在的威胁,因此秦朝有必要发兵攻打他们,同时把王化推向四极也是帝王们的盛举,而秦朝强大的军事力量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也使其具备开拓边疆的能力,因此秦朝向南方和北方的民族发起进攻就成为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4.
高旭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48-50
李斯是秦朝短暂的历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在秦亡之前所提出的"督责之术"的政治思想,在理论上存在着极大的消极性、局限性,在实践上造成了重大的政治灾难,恶劣的政治影响十分深远.但必须指出的是,"督责之术"产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与李斯一贯的政治主张有着巨大的差异,不能将其所有的负面影响完全归罪于李斯本人. 相似文献
25.
《青春岁月:学术版》2019,(1)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文字都存在差异,是发展政治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又称小篆,后来秦人程邈根据民间流行字体,整理出来了隶书。到了西汉,文字完成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隶书的出现是汉字史上的一次重大革命。秦代是继承与发展的变革时期,在秦朝统治下的文字同样具有集于大成和改革创新的两种发展时期。 相似文献
26.
秦朝是中国古代帝陵陪葬制度的起源,兵马俑的发掘为我们的探索提供了有利的线索,本文以已发掘的秦始皇陵兵马俑陪葬坑相关资料为基础,并结合先秦的历史文献,从历史和艺术等方面入手研究,浅谈秦俑的价值及意义。 相似文献
27.
凌希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32(5):98-100
以秦朝这个中国历史长河中富有代表性的节点为研究对象,从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秦朝法制的源起和本质,以及秦律与社会变局之间的关系,指出严刑峻法不仅不是发生江山变换的诱因,反而是中国封建社会结构长期稳定的助力之一。传统中国立法思想强调了它的对社会道德的强制性要求,立法从上而下,聚焦于政权稳定;西方立法思想偏重的是对社会关系的危机处理,立法从下而上,着眼于权益保护。但不管这种要求与处理怎样歪曲了大众诉求,但它都讽刺性地内置了某种公正,可以说,法律是一种有意味的公正。 相似文献
28.
29.
秦朝和新朝短祚而亡,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两个“波谷”。班固考察秦、新两个大一统皇朝的正统性、兴亡过程和政治遗产,指出:秦朝是顺承天命的“闰统”,新朝是不入五德闰位的“无统”;两个皇朝都由创业之君适应当时的政治趋势而建立,却因统治者施行错误的政治制度和社会治理模式,从而走向儒家制度精神的反面,亡不旋踵;汉承秦制是迫于时势的权宜之计,具有两面性,新朝制度则在形式上被东汉统治者废除了。暴秦、伪新最终成为具有典范意义的文化符号。班固在考察秦朝和新朝历史的过程中,寄寓着他对东汉皇朝完成西汉统治者未竟之功、迈入王道治世的期待。 相似文献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