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50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583篇
劳动科学   180篇
民族学   84篇
人才学   156篇
人口学   103篇
丛书文集   906篇
理论方法论   1251篇
综合类   1833篇
社会学   577篇
统计学   90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85篇
  2022年   106篇
  2021年   128篇
  2020年   111篇
  2019年   126篇
  2018年   54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5篇
  2015年   186篇
  2014年   447篇
  2013年   447篇
  2012年   483篇
  2011年   497篇
  2010年   468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80篇
  2007年   272篇
  2006年   296篇
  2005年   252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42篇
  2002年   131篇
  2001年   78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主要有激发个体的主体性和内在潜力,优化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效果。情绪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运用中的主要问题是管理理念过于刚性,片面重视绩效考核管理,组织文化缺乏人文关怀。以情绪管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应坚持柔性管理理念,完善情感管理机制,营造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等。  相似文献   
112.
宗平 《老友》2016,(4):4-5
今年的全国两会已经在北京胜利闭幕。站上新起点,落实两会精神,决胜全面小康,是我们共同肩负的新的发展任务。新发展理念是方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以2778票赞成,高票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这标志着中国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起冲刺。纲要明确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  相似文献   
113.
环境伦理学自诞生以来,一直以构建客观的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为主要任务,忽略了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人。面对这种人未到场的环境伦理学现状,学者们开始从美德视角研究环境伦理学。积极心理学是一种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对伦理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借鉴积极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环境美德伦理强调发挥环境保护中的积极因素,特别是积极的人格品质,从而鼓励和影响人对环境的友好行为。  相似文献   
114.
社会救助体系是保障民生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证。通过对352篇社会救助研究核心期刊论文的科学计量及可视化分析,绘制1998年~2014年国内社会救助研究的知识图谱,呈现该主题研究的时区演进、知识基础、研究热点及趋势等。  相似文献   
115.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积极品质;追求个人的自我价 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预防大学生思想意识淡薄;激发个体积极力量等方面有着契合点。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借鉴和批 判性吸收积极心理学成果提供了可能,但应寻求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将其研究成果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相似文献   
116.
体育运动作为青少年广泛参与的一种活动形式,对积极青少年发展的促进作用受到研究者的广泛认同,然而,体育参与在青少年发展中的消极作用却也不容忽视。作为积极青少年发展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和领域,人类积极发展的资源模型提出发展资源的累积可以帮助实现积极青少年发展。因此,在体育参与情境中通过外部资源的创设与内部资源的培育实现青少年发展资源的累积,是体育参与促进青少年积极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17.
文章从需求的视角分析安徽省居民个人特征差异对传统三种养老服务模式的不同偏好,得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仍然是安徽省居民的首选,但这出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悖论,原因是政府和理论界普遍接受的“三维多层次”的养老服务体系存在定位模糊、功能不明确等弊端,因此有必要对安徽省社会养老服务体系进行重构.指出“二维多层次”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的重建是从需求出发的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118.
积极心理学是当今时代下心理学界所兴起的一种全新的研究领域,并在一定程度上应用到了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教育的时效性。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教学观念,将心理学视角下的健康教育深入大学生的日常教学当中,进而能够深入挖掘以及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全面优化大学生的心理教育的环境,进而用更加先进的积极心理学理念,指导并帮助大学生构建更加完善的心理观念。  相似文献   
119.
在20世纪东西文化"对话"中,西方有以马克斯·韦伯为代表的儒家批判者,中国又有以反孔、"倒儒"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这些是时势加诸儒家的强势话语,但黑塞从儒家文化的参照中看到了欧洲个人主义文化的非必然性,提出了综合两种对立文化、重建欧洲道德的设想,表达了对儒家的另一种话语期待.黑塞对儒家文化的取舍告诉我们任何经典文化都是相对的,而不是僵化的或某种定性的文化.  相似文献   
120.
张宗倩  牛娟 《科学咨询》2024,(2):248-251
不同的文化体系背景下,个体对积极随缘有不同的认知心理特征。在世俗文化体系下,积极随缘的认知观点可以来源于世代相传的熟语以及个体自己或他人的经验总结两个方面,其认知逻辑主要以天意或命运为核心,个体以满足自身利益需要为意向动量。在心理学文化体系下,积极随缘以人本主义和森田疗法为代表,其主要观点强调承担社会责任以及顺其自然的行为准则,其认知逻辑侧重于个体的责任和自然规律,目标是追求心理健康。在中国儒家文化中,强调的积极随缘意味着在坚持自己努力奋斗的同时,接纳命运的安排,不因外在变故而失去内心的平静,其认知逻辑是基于人与自然之间力量的和谐相处所产生的智慧。在心理咨询中,我们也可以通过运用中国人较为认同的儒家文化体系来调整来访者的不合理认知,借助儒家文化中的积极随缘思想影响来访者,帮助他们建立更为合理的认知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