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4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404篇
劳动科学   99篇
民族学   68篇
人才学   116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749篇
理论方法论   171篇
综合类   1656篇
社会学   381篇
统计学   6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0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84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267篇
  2010年   274篇
  2009年   255篇
  2008年   257篇
  2007年   183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70篇
  2004年   124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11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68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4 毫秒
31.
玛丽.雪莱是当前英美文化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而国内有关她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为此,系统梳理了国外对玛丽.雪莱的研究,以期给国内学界有关玛丽.雪莱的研究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2.
沈绮云 《职业》2008,(23):21-23
<正>进入21世纪以来,以Seligman等学者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研究逐渐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积极心理学研究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33.
钢琴演奏风格是个非常重要和非常复杂的问题。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 ,浪漫主义时期、近现代演奏风格各不相同 ,本文对此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34.
党的十六大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进入了最重要的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一项艰苦的长期的任务 ,必须坚持积极稳妥的方针。  相似文献   
35.
对于新时期文学的认识,很多论者将其归纳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两分天下,或者简化为“左”与“右”的区别。在新时期文学知识场,最初文学批评中看似缺席的“浪漫主义”文学知识,隐匿于古典文学研究、现代文学研究及外国文学研究译介之中,并在科幻小说,舒婷、顾城等部分“朦胧诗”创作,昌耀和海子的诗歌,以及部分所谓的“知青小说”创作中得以延续。主要经历了由“想象”到“抒情性”的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36.
专利实施过程中实施主体、客体及参与的社会力量相互作用会引发需要法律法规调整规范的诸多社会行为及社会关系,中国专利法有关条款对这些社会关系的调节产生了积极影响,但是仍需要进一步完善,为推动专利实施创造良好条件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37.
对如何在《金属材料与热处理》课堂教学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动力、基础及主要环节与关键问题等方面作了粗浅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38.
本文对孙犁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进行审美解读,对其审美风格的变化进行界定,认为孙犁创作在美学追求上表现出由早期唯美浪漫主义风格向后期精粹现实主义风格转变的特征。基于风格改变的事实,探求转变的深层因素,认为其审美风格的转变是由作家精神气质的变化决定的,从影响其精神气质的三个主要因素:个人生活境遇、社会历史氛围、文化积累,阐述其精神人格的构成变化,影响和决定了孙犁审美风格的转变。  相似文献   
39.
“换词求雅”的修辞作用及衔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词求雅”作为一种消极修辞手段,在避免重复、增加文章的文体色彩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不仅如此,作为一种衔接手段,“换词求雅”也在保证语篇的衔接与连贯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这种辞手段的应用原则及分类方法的阐述,试图表明“换词求雅”并不是为了语言花哨的目的而存在的,无论从修辞还是语法意义角度上看,这一修辞方法的作用都是其他方法难以替代的。  相似文献   
40.
在世界文学的茂密丛林中,莎士比亚无疑是一棵参天巨木.他对东西方戏剧文学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作为一位人文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的作品多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很少有人论及其作品风格中显现的浪漫主义因素.从莎氏的代表作品及所处的社会背景及当时的文化潮流出发,来研究一下莎士比亚作品的浪漫风格,进而揭示出其作品思想的深层意义,是一个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