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143篇
劳动科学   26篇
民族学   14篇
人才学   18篇
丛书文集   394篇
理论方法论   82篇
综合类   839篇
社会学   54篇
统计学   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115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87篇
  2006年   97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向更深层次的发展,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存在多种不确定的因素,经济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差距日渐明显,法律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平等出现了严重的背离。因此,优先保护一些特殊群体的特殊利益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换言之,市场主体利益冲突的加剧以及利益需求的不平衡,需要一定的立法政策的调和。而优先权制度作为一项衡平当事人之间的利益、体现民法公平理念、实现正义及特定社会政策的重要制度,可以说是解决上述种种矛盾的最佳选题之一。  相似文献   
62.
周星 《中州学刊》2008,(2):235-238
对名作经典进行改编,已经成为近几年影视创作的突出现象.这既是为了借助原作的高起点,也是为了改编后的影响力.但改编有多种动因和条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泛滥的改编隐藏着创作的危机,它折射出原创的贫乏.如何实现名作改编的效力是需要理性分析和认真对待的.名作改编的正确途径应该是在思想内涵与艺术统一基础上的遵守原著的形态改编和实现时代新解的"改编".改编而忽略原创不是操作的正途,影视创作的正途是创造出大量的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原创作品.  相似文献   
63.
缔约过失理论在1861年由德国学者耶林提出。依照耶林的观察,当时德国的普通法过分注重意思主义,欠缺意思的合意即不存在契约,当事人即可不负契约责任。简言之,当事人因自己过失致契约不成立者,对信其契约为有效成立的相对人,应赔偿基于此项信赖而生的损害。这就是耶林有名的缔约过失理论的精义,被誉为法学上的发现。耶林关于缔约过失责任的理论提出之后,对各国立法和判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4.
本文在界定意思表示、法律行为概念的基础上,总结了意思表示与合法法律行为即民事法律行为的关系,并用意思表示构成理论分析了意思表示瑕疵对法律行为效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5.
作为"文学洛神"萧红的绝笔,短篇小说《小城三月》展现了独特的美学追求和深厚的艺术功力。立足于萧红艺术世界的终点,并将其置于中国绘画美学的视域中进行尝试性的解读,以期为进一步理解萧红小说的深度意蕴提供一个意义性的依据,并藉此显幽烛隐,挖掘萧红小说创作深远的文学史价值。  相似文献   
66.
若认定无权处分行为是效力待定的行为,那么,无权处分行为本身不影响合同的效力。无处分权行为的人处分他人财产,经权利人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无权处分的效力待定自然转化为有效行为;权利人拒绝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订立合同后不能取得处分权,无权处分行为是无效行为。动产已交付善意买受人且善意买受人已支付合理对价,不动产已办理过户登记手续且善意买受人已支付合理对价,善意买受人依据我国相关法律善意取得制度取得动产或不动产的所有权。若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因权利人拒绝追认或无处分权的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合同后不能取得处分权,善意买受人不能取得约定应得的动产或不动产,善意买受人可依据合同约定追究无处分权的人的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67.
《合同法》第51条所规范的无权处分制度犯有法律规范"以偏概全"和"体系违反"的错误,引起法律价值、法律规范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并导致实践中的司法混乱。本文试图对我国无权处分制度进行类型化规范,即区分买受人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和不知道出卖人没有处分权的不同情形,赋予无权处分的不同效力类型,从而达到无权处分制度与法律行为制度、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制度的体系协调。  相似文献   
68.
刘燕 《南京社会科学》2012,(2):34-39,56
在决策理论与子公司发展理论基础上,分析提出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的三个构成变量分别为高管团队的管理连结、决策全面性和决策自主权。对决策效力与在华子公司战略导向的关系及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进行了辩析1,06家在华子公司样本检验的结果表明,在华子公司高管团队决策效力的三个代表变量均正向影响子公司战略导向,环境动荡性负向调节决策全面性与战略导向的关系、正向调节决策自主权与战略导向的关系,而对管理连结与战略导向的关系没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69.
《终成眷属》的表层存在“爱情与偏见”的冲突。但从结构、情感两个层面分析后,我们可以从表层的冲突中发现伊瑟尔的“召唤结构”,这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审美空间,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  相似文献   
70.
《民事证据规定》保留并限缩了预决事实免证规则,其合理性根基在于先前裁判所确认的基本事实在前诉中已经被正当证明程序所查明。然而,预决事实并不完全是经历过证明程序的事实,除此以外,我国民事诉讼中尚存在八种法定的免证事实。前诉免证事实在后诉中的预决效力面临着合理性危机。依据效力来源和作用机理,可将八种免证事实分为三类:不证自明的免证、无需确然的免证和无需再证的免证。不证自明之免证来源于知识或经验,其效力具有绝对性且能够反复适用,在后诉中依然能够免证但不适用于预决效力规则。无需确然之免证生成于当下的诉讼程序,系因辩论主义或者诉讼效率的考量而对某些事实的认定只要求接近真实,其效力具有场域与主体的限定性。无需再证之免证是先前法律程序的产物,其拘束力与确信力来源于最初生成的证明程序,在后诉中依旧具有免证效力,但免证依据应当溯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