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48篇
  免费   694篇
  国内免费   108篇
管理学   1005篇
劳动科学   51篇
民族学   376篇
人才学   194篇
人口学   179篇
丛书文集   3997篇
理论方法论   703篇
综合类   8484篇
社会学   1225篇
统计学   736篇
  2024年   197篇
  2023年   763篇
  2022年   466篇
  2021年   620篇
  2020年   627篇
  2019年   635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513篇
  2016年   586篇
  2015年   706篇
  2014年   1101篇
  2013年   943篇
  2012年   1174篇
  2011年   1188篇
  2010年   1110篇
  2009年   930篇
  2008年   1178篇
  2007年   841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520篇
  2004年   395篇
  2003年   349篇
  2002年   284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75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4篇
  1996年   50篇
  1995年   54篇
  1994年   3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71.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就是要把各方面的积极性真正引导到科学发展轨道上来,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长时间、更高水平、更好质量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结合,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结合,开放兼容与自主创新结合,时代精神与文化传统结合的全方位发展.我们必须从国际和国内大局出发,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紧迫感和自觉性,着力破解制约科学发展的矛盾和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素质,努力开创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2.
空间与时间是人类立存于世的基本感知概念,而手机媒介的普遍使用正在重塑时空结构。手机媒介以其随时随地跨越时空沟通这一原始特点,一方面帮助我们形成把握世界的感觉框架,另一方面,这一"以时间消灭空间"的媒介也令我们对时间和空间的传统概念产生"内爆"。手机媒介带来空间感觉的变化、建构私人空间、便利公共空间与私秘空间的自由切换、营造虚拟空间-手机社区,本文从这四个维度探讨手机媒介是如何通过对空间结构的重塑来改变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性内容,并且又成为我们经验的一部分这一重要而持久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73.
小殷 《成才与就业》2008,(Z2):41-43
我是一名中专社会保障专业二年级学生,还有一年就要面临毕业前的分配实习了。因此,在毕业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认清自己适合发展的方向,对现在的我来说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4.
论老建筑再生与城市空间品质的塑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老建筑再生对于城市的价值意义的研究以及对城市与老建筑关系的分析,从多个角度阐述由老建筑再生所带来的城市意象、城市肌理、场所精神、城市色彩、城市风貌等要素的变化及其促进城市空间品质的提高,并结合国内外案例对这一观点行论证。  相似文献   
75.
基于熵值法的东陇海产业带区域发展能力评价与建设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市区和县域为研究单元,从经济发展推动力、社会发展支撑力、资源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构建区域发展能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进行量化分析并进行发展能力评价.从省域层面看,该区域发展能力明显弱于省平均水平;从区域内部看,发展能力差距明显,综合发展能力优势集中在东陇海产业带的双核及轴线上.在区域发展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区域发展能力的建设策略:整合空间结构,深化区域分工,完善基础设施,涵养资源环境.  相似文献   
76.
鲁迅的某些言论致使许多人认为鲁迅彻底反对中国传统文化。选取儒家传统思维方式这一视角,从其终极目标(中庸)、对象化(仁义礼智)、实现途径(人道)三个方面剖析鲁迅对儒家传统文化的解构与建构的双重策略,以及对儒家传统文化的内心参与,试图论述鲁迅思想的真实面貌。  相似文献   
77.
论胡塞尔对科学的哲学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塞尔把理性危机和哲学危机视为近代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并运用现象学还原方法建立所谓严格科学的哲学,从而在由纯粹理性建构起来的“生活世界”的基地上对具体科学进行了哲学维护。但是,胡塞尔的见解启示与困难并存。他的出路在于,用实践的思维方式取代“看”的直观,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取代神秘的现象学方法。  相似文献   
78.
程义伟 《理论界》2004,(6):246-248,340
辽宁是东北与中原文化交流、相撞乃至冲突的前沿,中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在辽宁文化史的交融中积淀。在全球化经济对辽宁社会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的今天,辽宁作为东北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与价值正越来越明显。因此,对于辽宁文化发展来说,辽宁文化研究不仅是一项基础性研究,而且是一项前瞻性研究。辽宁文化的根本特点是什么?辽宁究竟有哪些历史文化资源?辽宁又建构了哪些现代文化?辽宁大文化的出路在哪里?等等,这些都是急需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辽宁现代文化的开拓与建构,对辽宁文化的大省地位以及未来发展之路,产生的深刻影响从而建构大文化辽宁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9.
长生久视本来是想使生命在时间上无限地延长 ,先秦两汉诗骚作品在表现这一主题时 ,却是采用了空间拓展的方式 ,通过在仙境、神境、道境中神游及其对所见到的不同景观的描写 ,展示了生命在不同层面的状态 ,使得抽象的时间在具象的三维空间中得到了生动、形象的表现。这种表现方式可以追溯到《远游》这一作品中。分析具体作品中空间超越的文化内涵 ,对于我们更深刻地解读这些作品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0.
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是一个看似简单,实际上非常复杂的过程。传统语法把这一意义建构过程简单化,认为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等于各组成部分名词的意义总和。转换生成语言学家 意义特征理论学家也都提出了各自的理论解释,但都有很大的缺陷。概念合成语言学理论对名词性复合词的意义建构做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解释,但也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