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4篇
  免费   544篇
  国内免费   150篇
管理学   3057篇
劳动科学   143篇
民族学   438篇
人才学   595篇
人口学   144篇
丛书文集   7740篇
理论方法论   1341篇
综合类   10932篇
社会学   1416篇
统计学   752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355篇
  2022年   316篇
  2021年   460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523篇
  2018年   296篇
  2017年   358篇
  2016年   407篇
  2015年   650篇
  2014年   1242篇
  2013年   1238篇
  2012年   1484篇
  2011年   1644篇
  2010年   1536篇
  2009年   1976篇
  2008年   2956篇
  2007年   2117篇
  2006年   1897篇
  2005年   1067篇
  2004年   837篇
  2003年   852篇
  2002年   851篇
  2001年   934篇
  2000年   648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54篇
  1997年   192篇
  1996年   163篇
  1995年   93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3 毫秒
971.
文章利用常规单位根检验法和含结构突变点单位根检验法对改革开放以后的税收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在ADF、PP、KPSS、NP检验方法下,我国税收是Ⅰ(1)过程;若假设税收数据只含有一个突变点,则不管突变点已知还是未知,税收都是结构突变的单位根过程;若假设税收数据含有两个突变点,则税收是结构突变的趋势平稳过程.因而文章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具有改革意义的税收政策会改变税收时间序列原有路径,从不同程度上推动税收总量的增加及税收增长速度的提高;但短期内,数据生成过程不变.  相似文献   
972.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已经整整印年.新中国60年的历程,就是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探索、建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辉历程.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总结新中国60年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973.
社会主义的共性和中国特色的个性相结合,体现出共同理想是人民共同富裕和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中国传统文化是由各方面的思想观念汇集而成,主要来自伦理道德、教育、经济、政治四个方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参与综合国力竞争,是传统文化当代化的现实意义.增加财富、改善生活是"以人为本"的基本点,和谐和公平两个思想观念需要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相似文献   
974.
60年前,渡江战役的全面胜利和南京解放的历史进程,宣告了蒋家王朝的彻底覆灭和国民党政权在大陆统治的最终垮台,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决定性胜利,代表了中国近现代史的终结.从1949年至1978年,南京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探索前进和曲折发展的道路;从1978年至2009年,南京进行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征程,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辉煌的业绩.回顾南京解放60年来城市地位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对于执政党更好地进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资政功能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75.
高校教育应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高校作为国民教育的中坚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必须充分认识高等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以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为根本,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上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976.
曹延莉 《理论界》2009,(8):32-33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内在统一的,科学发展观是从发展的角度求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从和谐的角度促发展,二者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以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义,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合理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以人为本,为了人、依靠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全面协调可持续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977.
王立洲 《理论界》2009,(9):19-21
人类活动的理想境界就是不断地追求真善美,并在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获得自由和解放.而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灵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具有"真善美"的意蕴.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追求并实现着更高层次的真善美及其统一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8.
社会主义现代化视野中的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世纪新阶段以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重要战略思想的科学认识,需要将之置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和历史中考察,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这一重要战略思想提出的历史条件、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进一步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979.
由于现实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超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设想,所以从十月革命之初便有人对这一革命的合理性提出诘难,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时,更有人把社会主义革命在落后国家取胜这一历史事实作为"原罪"加以谴责。这种认识的错误是显而易见的。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落后国家取胜,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合理的。所谓"原罪说"的大肆渲染是唯心主义宿命论的,既不利于客观地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受挫的原因,也会动摇人们社会主义的信仰。  相似文献   
980.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在新时期着手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本文综合阐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和谐居住环境的各种生态思路,从理论的层面上分析适宜在新农村居住环境中采用的生态技术,为新农村和谐居住环境的建设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