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88篇
  免费   514篇
  国内免费   147篇
管理学   1853篇
劳动科学   189篇
民族学   264篇
人才学   308篇
人口学   51篇
丛书文集   5963篇
理论方法论   1006篇
综合类   11181篇
社会学   883篇
统计学   251篇
  2024年   90篇
  2023年   306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94篇
  2020年   396篇
  2019年   428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43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675篇
  2014年   1325篇
  2013年   1060篇
  2012年   1199篇
  2011年   1416篇
  2010年   1320篇
  2009年   1530篇
  2008年   1914篇
  2007年   1407篇
  2006年   1192篇
  2005年   1211篇
  2004年   1007篇
  2003年   944篇
  2002年   811篇
  2001年   749篇
  2000年   595篇
  1999年   281篇
  1998年   148篇
  1997年   84篇
  1996年   81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3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环境教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持续发展需要环境教育的支持和保证。对环境教育进行立法 ,发展有特色的环境教育 ,建立健全的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环境教育 ,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32.
全球经济一体化加快的步伐使得主体语言逐渐取代少数语种,威胁着少数语种的存在与发展,造成了语言的生态失衡。因此,需要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的语言规划,维持和保护少数语种。  相似文献   
133.
英语中蕴涵着大量的习语,它们含蓄幽默、形象生动。运用于文学作品中,会使人产生强烈的情感活动,得到审美的愉悦。这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能给读者提供一个与原文审美效果相等的审美客体,以让译文读者通过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来实现作品的审美价值、本文翻译美学的基本理论出发,深入探讨了英语习语的翻译中如何使原文的审美价值得以再现。  相似文献   
134.
上海市房屋拆迁立法是随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发展变化的 ,对上海房屋拆迁立法的历史回顾及其特点分析 ,可从中思考修改房屋拆迁立法发展的方向 ,并提出有关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5.
本文通过对巴赫金话语理论的剖析,揭示了这一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哲学意蕴,阐明了它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36.
目前的企业只是生产单位形式,既不是真正的所有者,又不能完全地自主经营,更不能彻底地自负盈亏,国有企业与市场条件下的“企业”有极大的差距,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真正的市场主体的塑造,还必须通过体制的改革,实现企业的自主地位。  相似文献   
137.
对垄断的控制模式有结构主义和行为主义两种 ,但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已成为各国反垄断法的立法和司法实践的主流和发展趋势。在 2 1世纪 ,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 ,我国未来制定的反垄断法应选择行为主义的垄断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38.
行政分权与行政主体多元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行政权是行政法学中的核心概念,它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其他行政法范畴的内容。行政分权化是现代各国行政的发展趋势,与此相适应,行政主体也随之呈现多元化趋势。文章在分析行政权之发展及行政分权之兴起的基础上,对行政主体多元化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9.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个层面归结到一点 ,则是抒写山水 ,营造“心灵屋宇”。文人们在这些“心灵屋宇”中流泄的是真挚的情感 ,人生的顿悟和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格  相似文献   
140.
人是什么 ,这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话题 ,中外哲学家们都从各自偏好的方面发现了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方面。马克思总结中外哲学家的思想 ,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应该到人的现实存在方式——社会实践中去找寻 ,实践才是人的一切本质力量的源泉和基础 ,人则是实践的主体 ,因而人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改造自己的社会关系及其规范 ,同时改造自身的有理性、有目的的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社会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