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8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39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51.
桂林童谣是一种流传久远的民间艺术,也是一种民族文化的缩影,它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浓缩着风土民俗,展示道德风范,传递智慧信息,开拓了一条情系少儿心灵的音乐通道.地处少数民族地区的高等师范院校,与当地的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把桂林传统童谣音乐纳入广西高师音乐教学体系,在办学思路、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中融入民族音乐,有利于民族音乐资源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52.
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梳理,对流传于皖北地区的童谣进行了分类整理。依照童谣的内容,皖北童谣可以分为两大类:母歌和儿童在娱乐玩耍时唱的童谣。皖北童谣展示了当地民众的语言、生存状态、情感世界等方面。童谣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实现了游戏娱乐、情感表达和道德教育三大功能。目前,皖北童谣正处在传承乏人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普通话的推广、电视和网络的覆盖率提高、儿童游戏方式的多样化等,有关部门需要采取积极措施来保护现存的皖北童谣。  相似文献   
53.
喜忧参半的童谣——论当代中小学生的仿拟童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泉兰 《云梦学刊》2010,31(3):139-141
当代中小学生中传诵着大量的仿拟童谣。良莠不齐,喜忧参半。引导童谣的健康发展,阻止“灰色童谣”误人子弟,教师、家庭、传媒、社会四方合力。人人有责。  相似文献   
54.
童谣是民间文学中的一个种类,它往往能够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表达方式上勾勒出一个时代的主流文化。因此,不同时代的童谣也同样有着不同的文化标签。我们必须关注的是:当代中小学校园流传的众多童谣中折射出的审美倾向正在走向异化。这些另类儿歌的形成,折射出的是当代人在重树价值观、审美观时,一些世俗化、功利化的不良取向对纯洁的幼儿心灵的侵蚀,理应引起全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5.
大年三十吃水饺,这好像是过年的传统,起码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都是这样。但确切地说,地道的北京人不是这样的。过去有个童谣这么唱:新春正月过大年,吃点喝点解了馋。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团团转;初四吃米饭,破五的饺子要素馅儿;初六初七需吃鸡,初八初九牛羊肉;初十吃顿棒子粥;十一吃鱼,十二吃鸭;十三围坐吃对虾,十四大碗打卤面;十五家家闹元宵,打春要吃春卷炒鸡蛋。  相似文献   
56.
"一放鸡,二放鸭,三分开,四相叠,五搭胸,六拍手,七围墙,八摸鼻……"2021年1月的某个周一下午,福建省泉州市石狮古洋小学的一间教室里,三年级的孩子们正在上音乐课。歌声响亮而整齐,但歌词在记者听来却似懂非懂,因为孩子们唱的是闽南童谣。"古洋小学的孩子不仅会唱闽南童谣,还会说闽南语、玩闽南童玩,甚至做闽南小吃!"古洋小学校长王阿彻的话着实让人惊叹。而更令人意外的是,这所闽南风十足的学校里,外来学生的比例,竟占学生总数的95%以上。  相似文献   
57.
赵瑶丹  陈敏思 《东岳论丛》2023,(3):61-71+191+2
在中国古代,常以“童谣”指称政治化的谣谚,在正史中又冠以“诗妖”“妖言”之名。童谣神秘化不仅体现于称呼,还集中体现在“童谣荧惑说”的演变与发展中。探析童谣创作者,揭示童谣被称为“诗妖”的历史,阐析“童谣荧惑说”的形成、发展与演变,构成讨论中国古代童谣神秘化问题的几个侧面。中国古代童谣与中国古代政治相交织,其神秘化的过程,不仅与政治相互影响,亦构成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无法回避的一类重要现象。童谣神秘化问题的讨论,对推进中国古代谣谚向纵深发展,对丰富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理解,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童谣考释     
王科 《社会科学论坛》2008,(20):114-116
童谣是儿童文学与民问文学的边缘性体裁,它有自己独特的文体特征,主要表现为:历史的悠久性、多元的价值取向性、读者对象的模糊性、呈现方式的特殊性、结构的短小与完整性、语言的适龄性.  相似文献   
59.
中国古代政治童谣的本质,是建立在常识理性基础上的政治判断,指引人们的政治选择,然而它常以神秘怪异的形式出现,这使它成为强大的政治工具,服务于自己的目的:或攻击政敌,或自造舆论.时对政治童谣的是否真伪的辨别,也就有了生死存亡的意义.  相似文献   
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