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0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1篇
管理学   36篇
民族学   26篇
人才学   33篇
丛书文集   206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1489篇
社会学   16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7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109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72篇
  2010年   173篇
  2009年   158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98篇
  2003年   7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8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21.
输入强化在多模态PPT演示中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输入是语言习得发生的基础和前提,在二语尤其是外语课堂教学环境下,语言输入信息需要予以强化,以便增加被感知、注意、理解和内化的可能性.多模态PIyr演示可以凭借相关技术手段.在视觉、音响以及二者结合的诸模态中有效实现对输入信息的强化.  相似文献   
922.
儿童语言习得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会受到心理、生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儿童怎样学会说话这个问题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吸引着人们。儿童从出生开始就要学习语言、文化,了解和认识世界,儿童语言习得也经历不同阶段,有关研究也因此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与假说,包括后天性学习理论,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先天的语言能力理论,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认识论,及以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论等。儿童语言的习得也伴随着语义系统习得和发展,本文从儿童语言习得阶段出发,对其相关理论并结合语义发展进行探究,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923.
张全政 《职业时空》2008,4(3):34-35
“迁移”(transfer)属于心理学范畴,是指人们在一种情景中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影响到随后学习的另一种知识的现象。语言迁移理论提出于20世纪50年代,它是指在外语或第二语言学习中,学习者由于不懂或者不熟悉目的语的规则,而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于母语的句型和交际策略来处理目的语信息的现象。外语学习中的迁移有两种:正迁移和负迁移。正迁移指的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积极影响,当母语的某些特征同目的语相类似或完全一致时,往往出现正迁移,正迁移有利于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负迁移指的是已经掌握的知识对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924.
宁波大学外语学院范琳教授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出版。当前语篇阅读研究的热点之一是语篇理解中包括主题推理在内的各种推理加工过程的研究,这些推理对于读者建构完整连贯的语篇心理表征起着重要作用。作者的研究以第二语言学习者主题推理加工过程为切入点,选取大学阶段的中国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了两个读者变量、  相似文献   
925.
从被试对生词的浅层注意、深层注意和生词习得难易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了文本强化与否对生词的注意分配及词汇习得特点.发现文本不强化时,学生受生词物理属性和词形影响,对生词浅层注意分配有显著差别,从而影响深层注意和生词习得难易度.当文本强化时,学生浅层注意力分配比较平均;深层注意和生词习得难易度主要受词性、词义和例句的影响.基于此发现,英语教学及教学软件设计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926.
车晓庚 《理论界》2010,(12):222-223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把来华留学生对辽宁的整体形象和第二语言课堂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来华留学生认为辽宁人口众多,物价低,人们热情;经济上地域特点鲜明;公共服务需要提高。当学生体验和需求与教学相结合时学生学习热情、语言能力以及与本地人交流等方面都能得到提高。文章建议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入手,增加学生兴趣进而帮助学生提升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927.
把汉语的"得"字补语句分成三段,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段总结泰国学生习得过程中的偏误,并运用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来总结偏误成因,发现泰语的负迁移是造成泰国学生的汉语"得"字补语句偏误的一个重要成因,因泰语负迁移造成的偏误达到了43.5%.从汉泰语言对比的角度出发,主要运用"难度等级模式"理论并结合偏误统计分析总结出了泰国学生习得"得"字补语句的难点,这一研究结论运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将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加快学生习得汉语"得"字补语句的进程.  相似文献   
928.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即实现跨文化交际,而在跨文化交际语境中不同文化差异甚至文化冲突的影响下,语境导向必然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基于此,本文分析了语境导向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作用,并探讨了其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构建及应用。  相似文献   
929.
语调是话语的旋律和灵魂,在口头交际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中国学习者的英语语调习得情况不甚理想.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学习者习得的英语升调存在调核重音位置不当、调核音高变化失控、以降调替代升调、调核或调尾结尾辅音后面加音等主要问题.升调习得主要受语调知识欠缺、重音习得不佳、英汉语调模式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借助现代语音技术,科学灌输语调知识,实现语调习得的“多模态”化,有效提高学习者的升调感知与产出能力.  相似文献   
930.
受到所属文化群体及汉语水平的影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汉文化适应性呈现出复杂、变化的特征:高年级学生对在华生活的整体适应性略差于中级学生;欧美中高级学生对主流汉文化观念的适应性要弱于同水平亚洲学生;随着语言水平的提高,欧美学生对汉文化观念的适应趋势呈“倒U形”,日本和韩国学生的适应趋势则呈“U形”态势等.因此,应根据留学生的文化适应性特征来展开有针对性的汉语教学,并围绕核心文化观念来设计教学内容,开展案例教学,增加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交流、探讨的机会,以降低学生的不适应程度,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