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16篇
  免费   259篇
  国内免费   78篇
管理学   1511篇
劳动科学   66篇
民族学   1008篇
人才学   610篇
人口学   19篇
丛书文集   3342篇
理论方法论   746篇
综合类   9925篇
社会学   1970篇
统计学   56篇
  2024年   69篇
  2023年   241篇
  2022年   237篇
  2021年   412篇
  2020年   311篇
  2019年   27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257篇
  2016年   441篇
  2015年   641篇
  2014年   1404篇
  2013年   1157篇
  2012年   1344篇
  2011年   1400篇
  2010年   1301篇
  2009年   1359篇
  2008年   1419篇
  2007年   1030篇
  2006年   910篇
  2005年   879篇
  2004年   822篇
  2003年   668篇
  2002年   666篇
  2001年   567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246篇
  1998年   179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104篇
  1995年   61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82.
83.
艺术总是摆脱不了时代的制约,波谱艺术也是如此。这个在西方市场经济和消费文化的语境下产生的艺术形式,当它登陆中国大陆时,由于其生存的土壤发生了变化,因此,也在中国的土地上勾勒出了一条有着"中国特色"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84.
85.
86.
地方高校肩负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使命,但在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特色人才培养不明确、实践类课程质量不高、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协同创新培养机制不健全、考评制度不全面等问题。内蒙古科技大学在创新理念发展背景下制定了新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建设;构建政、产、学、研四位一体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建设校内外多导师团队;构建多元合一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以期培养厚基础、精研究、重交叉、上手快的创新型艺术设计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7.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需要加强对人工智能知识的深入运用与学习,将设计学的知识与人工智能技术紧密结合,充分发挥艺术+科技1+1>2的作用。该文从人工智能课程及设计专业学生特点出发,结合多年课程教学实践,探讨人工智能课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为设计类专业尤其是艺术设计类专业的人工智能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改革提供新思路,同时也为艺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8.
近年来国内涌现的大批"艺术村落"成为发展乡村经济和承载乡土文化的重要渠道.文章以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村和衡水市周窝村两个"艺术村落"的产生、发展与运营为例,发现"艺术村落"带有保留地域特色、吸收外来力量、满足市场需求和发展文化产业的特点.与此同时,也存在商业化的侵蚀、行政力量的控制、发展经济的压力、与京津地区发展差距较...  相似文献   
89.
在消费文化主导文学艺术生产的时代,余华的<兄弟>深深地打下了消费时代的文化烙印.<兄弟>的畅销,是当前消费社会大众文化生产机制的产物,是余华十多年来在先锋文学领地所聚集的品牌效应在大众文化市场的反映.究其作品本身来看,作者媚俗化的写作姿态,"削平"了作品的意义和深度,其名气所带来的品牌效应已远远大于作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90.
艺术乡建作为乡村建设的新形态,以“艺术介入”之维体现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近年已取得了系列性的成果,同时也因对于“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理解与实践有所差异而存在诸多问题。艺术乡建实则并非局限于艺术家/艺术作品的介入,而是在当代多元文化叠合的语境中,综合运用美学、艺术学、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研究理念与方法,以审美经验的自律为基础,对乡村自身的礼俗秩序及其嬗变进行发掘和阐释,并以当代审美经验构建新的乡村共同体,从而真正激活乡村自身的价值。礼乐制度是富于中国经验的审美治理机制,探讨礼乐制度如何在民间接衍并建构其当代形态,是实践中国艺术乡建由“外”而“内”并交互共生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