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940篇 |
免费 | 231篇 |
国内免费 | 83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511篇 |
劳动科学 | 66篇 |
民族学 | 1009篇 |
人才学 | 610篇 |
人口学 | 19篇 |
丛书文集 | 3342篇 |
理论方法论 | 746篇 |
综合类 | 9925篇 |
社会学 | 1970篇 |
统计学 | 5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9篇 |
2023年 | 241篇 |
2022年 | 237篇 |
2021年 | 412篇 |
2020年 | 311篇 |
2019年 | 270篇 |
2018年 | 111篇 |
2017年 | 257篇 |
2016年 | 442篇 |
2015年 | 641篇 |
2014年 | 1404篇 |
2013年 | 1157篇 |
2012年 | 1344篇 |
2011年 | 1400篇 |
2010年 | 1301篇 |
2009年 | 1359篇 |
2008年 | 1419篇 |
2007年 | 1030篇 |
2006年 | 910篇 |
2005年 | 879篇 |
2004年 | 822篇 |
2003年 | 668篇 |
2002年 | 666篇 |
2001年 | 567篇 |
2000年 | 492篇 |
1999年 | 246篇 |
1998年 | 179篇 |
1997年 | 125篇 |
1996年 | 104篇 |
1995年 | 61篇 |
1994年 | 42篇 |
1993年 | 27篇 |
1992年 | 22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10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两汉时期,中外商人在促进异域间商业贸易发展与繁荣的同时,在文化艺术的交流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借助于交通,在频繁的周边贸易和域外贸易活动中,充当“文化使者”,使中原地区的文化艺术与域外文化艺术实现了双向交流,互利互惠,并彼此吸收,逐步融合,共同促进了人类文化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相似文献
992.
罗小利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3-345
蔡襄是一位集诗、书、文于一身的典型的中国古代儒臣。他为人正直、忠诚,把儒家思想作为其言行举止的准则。在他的书法作品中充分体现了其提出的“唯取神气为佳”的“神气说”和他忠诚、仁义的处世态度。他的为人和书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使他成为书法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关纽人物。 相似文献
993.
刘颖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18-219
结构是文章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章的结构美,又是文章形式美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直接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和各个形式要素的排列组合。它的审美价值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文章总体价值的大小。认识作品结构的美学特征,按照美的规律去组织结构,是提高文章审美价值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94.
满盈盈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44-149
克孜尔石窟中的佛传图、本生图、交脚像、焰肩像、禅定像、化佛像,包含着典型的犍陀罗艺术元素,其画面组织、人物动态及表现手法都全部或部分地来源于犍陀罗艺术,然而又有着某些细微的变化。通过对克孜尔石窟壁画和犍陀罗浮雕图像的比对,找出犍陀罗艺术元素在克孜尔石窟中的嬗变与重建,考察克孜尔石窟在艺术汇流中的抉择,明确犍陀罗艺术的地位,并探讨图像转变背后的历史文化成因。最后,对犍陀罗艺术元素传入龟兹的路线和方式作出分析。 相似文献
995.
晏丽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61-63
河西文学是中国地域文学中一道美丽又独特的风景。近年来,河西走廊涌现出越来越多创作颇丰的作家,这给当代视野下的西部文学乃至整个文坛都注入了一股新鲜血液。而刘虎无疑是其中较为突出的一个。基于此,笔者从河西作家刘虎的作品出发,从刘虎的文学创作背景,刘虎作品的主要内容,以及刘虎创作的艺术特色等方面来阐释刘虎作品中的乡土性与丰富性,试图挖掘出河西文学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996.
松花湖浪木是集天然和人工干一身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形成与吉林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密切相关。“七分天然,三分雕琢”是浪木艺术的创作原则。造型手法的意象性,创作思想的天然性,使松花湖浪木形成粗犷豪放,自然天成,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艺术风格。浪木艺术的特点,决定了其独特的审美取向。对松花湖浪木艺术的深入研究,有利于促进这一独特艺术的发展,对美术教学和艺术刨作也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7.
丁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9)
介绍了长期教学实践中尝试的层层推进的训练方法:一是以思考题探求新知,以问题引领积极学习;二是以专项题消化新知,以难题引领快乐学习;三是以综合题巩固新知,以课题引领自主学习.这样,学生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8.
梅派艺术是“中和”之美——访梅派再传弟子张馨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梅派是从简到繁再到简的过程熟悉京剧的人们都知道,梅派唱腔不以花哨织巧、变化奇特取胜,但无论是柔曼婉转之音抑或昂扬激越之曲,都无不出自心声,感人至深。张馨月初学梅派时对此颇有感触,“我刚学梅派,还抓不住梅派特点的时候,感觉梅派好像很简单,唱腔没有什么变化。 相似文献
999.
1000.
十几年前,我曾看过一篇关于许翠的报道,名为《梅骨竹心》。那时候我很好奇,怎样的女子可以赢得如此的赞誉?当我推开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北戏)京剧系的大门,站在我面前的女子美丽、挺拔,举手投足显现的是职业女性的果断与爽快。这与报道中甜美的小姑娘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