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3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80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9世纪中后期,马来西亚琼籍地缘性社团伴随着海南社群的形成逐步得以建立。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中马关系良性发展及马来西亚政治变动的大背景下,琼籍地缘性社团呈现出定位本土化、发展联合化、观念现代化、管理专业化、功能经济化等新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琼籍地缘性社团也存在会员年龄老化、会馆人才青黄不接、团结与协作力度不够等问题。进入21世纪,琼籍地缘性社团必须与时俱进,不断自我更新,才能赢得新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02.
唐代州府层面录事参军的职能、权位及在地方政治生态变迁等方面的特质,已为学界所揭示。但这些丰硕的研究成果,并不能说明唐代录事参军再无拓展的空间。而将曾任录事参军群体的籍贯分布、姓氏郡望、个人出身、释褐官、终任职位等因素做定量定性分析,则不仅在研究方法上有助于拓宽我们的旧有模式,还可以给予此类职官或者说特定群体在空间流动、结构分布、仕途迁转上的动态考量。从微观视角来说,对唐代录事参军郡望分布的量化研究,又可进一步深化理解科举制大力推行后的唐政权选官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03.
元代文人张鸣善,在杂剧、散曲、诗歌方面均有建树,其文学成就为时人所重。《太和正音谱》以张鸣善词入最上品,并称誉"诚一代之作手,宜为前列。",然岁月既久,被后人遗忘,以至湮没无闻,加之作品大量散佚,对他的考察更属空白领域,只有少数元代书籍略有提及,关于他的个案研究论文目前尚未发现。张鸣善现存作品仅有少量散曲和诗歌,但从中可以大致窥其艺术风格及其成就。文章根据现存的文献资料对张鸣善作一论述,初步考证了他的生平,并对他的作品尤其是散曲进行了详细解读,诗歌则从略。  相似文献   
104.
张玉娟 《中州学刊》2012,(3):145-149
明政府对省级官员由何种职务简任及其籍贯和出身都有一定要求.在巡抚制度形成之初,巡抚多由中央官员简任,随着景泰以后巡抚制度步入正轨,巡抚逐渐向地方官员转变.明后期,国家局势动荡,政府又多派遣中央官员任职巡抚.这种变化过程是中央对地方统治方针调整的反映.布政使和按察使的选任在明前期以从本衙门升补者居多.明中期以后,两司开始交叉混补.省级官员无论由何职简任,都优先考虑邻省官员.政府对他们的籍贯选择也尊重这样的地缘因素,除邻省之外,浙江、江西、南直等经济文化发达省份也是重要选择.这种选择与其出身关系密切.明省级官员几乎都出身进士,而东南各省进士额数相对较多.明政府对省级官员的选任方式利于地方行政的运作,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被其后的清政府所继承.  相似文献   
105.
研究古代小说作家生平籍贯,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辨证思维.根据作品中的地理描写来考证作者籍贯,必须注意作者籍贯与其实际生活地区常常并不一致;有些地理错误,系因照顾情节需要所致;部分地理错误属于传抄、刊刻之误,与作者本人无关,更不能作为判断作者籍贯的依据.作品使用方言的问题非常复杂,根据方言来判断作者是非常困难的,以往已有若干失误的教训,对此必须十分谨慎.对民间传说与古代小说的关系,应持科学的分析态度,不宜将传说当作考证历史人物生平籍贯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6.
考证南宋著名江湖派诗人叶绍翁的未知生平信息,辨析既有结论,认为:叶绍翁大约出生于淳熙十二年(1185)到绍熙元年(1190)之间,淳祐元年(1241)以后还在世,且年在60以上;李颖士是他的曾祖或高祖,可能是李颖士的二子李耆老出继叶氏;叶绍翁的籍贯应为福建路建宁府浦城县,处州龙泉之说为非;他可能是通过太学上舍试出仕,参加过制举考试,极可能担任过史官,致仕后,隐居西湖;他与各学派人士都有交游,然而他自己却不是南宋道学学派中人,算作“学侣”更合适.  相似文献   
107.
程甲本、程乙本与脂评抄本的优劣问题在红学界向有讨论,并在讨论中不断引用程伟元、高鹗二人的序文和《引言》的同时,对程高二人的生平、才艺及他们搜集整理《红楼梦》的过程也开始予以关注。据现今已发现的关于程伟元的诗文、交游资料,对他的籍贯与家世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红学研究有所补遗。  相似文献   
108.
元人《录鬼簿续编》一书的发现,《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的籍贯才有了明确定论。但自20世纪代八九十年代起,关于罗氏籍贯的争议再起,先是"罗贯中太原人"误写说的提出,然后是山东学者"两个太原"的论定,再到近年"两个罗贯中"的提出。这些似是而非的结论很有必要澄清。  相似文献   
109.
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两《唐书》本传对其生平事略均有较详的记载。由于诸记对其籍贯记叙,有昌黎说、邓州南阳说、河阳说的分歧,致使后人以至今人言其籍贯时,也诸说纷纭。核之史籍、家谱、墓碑等文献资料、世代相传的口碑资料,以及实地考察所获得的资料,可以肯定韩愈是唐怀州河阳县(今河南孟州市)人。  相似文献   
110.
杨维桢的籍贯,明清以来,说法不一。通过对诸暨的归属沿革、杨氏的世系和杨维桢出生地的故迹的考察,说明杨维桢的籍贯为诸暨是最确切的。杨维桢还有数十个奇奇怪怪的别号,反映了其在元末明初社会动荡剧变时期的处境、志趣及思想观念的变异、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