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88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60篇
管理学   691篇
劳动科学   36篇
民族学   96篇
人才学   12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1153篇
理论方法论   239篇
综合类   3156篇
社会学   376篇
统计学   323篇
  2024年   44篇
  2023年   156篇
  2022年   115篇
  2021年   184篇
  2020年   153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508篇
  2013年   349篇
  2012年   404篇
  2011年   438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07篇
  2008年   478篇
  2007年   317篇
  2006年   262篇
  2005年   212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2篇
  2000年   9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在解读美国、欧洲和日本技术创新方法的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分析创新方法引入中国后出现的种种文化冲突,即美国操作主义的文化特质与中国迂回文化的冲突;欧洲逻辑主义文化特质与中国悟性文化的冲突;日本精细主义文化特质与中国混沌文化的冲突.这些文化冲突的根源在于知识与文化的地域性特征,因此只有克服这些文化障碍,才能提高创新方法推广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2.
所谓"当"类词语,可以指包括"当"在内的以"当"为词法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当"使"当"类词语成为一定规模的词语系统,并造成系统内部相当复杂的词语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恰当认识"当"的本义,对解释包括"当"在内的"当"类词语的意义,具有关键作用。事实上,对"当"及"当"类词语意义的解释,的确存在禁不起推敲的地方,影响对此类词语的学习、掌握、运用。通过恰当认识"当"的本义,有助于解决"当"类词语中存在的释义问题。  相似文献   
993.
在当今儒学文化复兴之际,海内外研究儒学的专家颇多,其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也不少。但真正能够建构起完备的、周延的儒学思想体系的,当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原所长崔大华研究员。崔先生学识渊博,功力深厚,先后出版《儒学引论》(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和《儒学的现代命运》(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两部巨著。这是他积二十年之功,对儒学思想结构、发展历程、理论特质、儒家传统、生活方式、现代命运等问题进行全方位研究的成果。观点新颖,多有创获,自  相似文献   
994.
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多元文化频繁地出现在设计领域。文章以中西方的造物哲学思想为依据,通过多元文化带给现代设计的现实意义,进一步阐明基于多元文化的现代设计主要特质,包括创作形式多样化、作品内容多元化、设计手段生态化以及民族性的国际表达;通过对多元文化在各设计领域的设计创作形式及作品文化内涵进行深入分析,以达到深入了解多元文化在各设计领域的具体运用目的,使多元文化衍生出更多的文化艺术形式。  相似文献   
995.
文章对《类篇》中的■、喷、■等疑难字进行了考释。其中,"■"、"■"、"■"三字异体,"■■"与"(■■"(异形词为"■■")、"腾■"是同物异名,三者存在音转关系;"喷"为楷定"■"通假字"啧"字隶书形体时产生的讹字;"■"为"■"俗讹形体;"■"字或为"藐"俗字,或为"■"异体,二字为同形字;"■"字音义是涉"质"字而产生的虛假音义。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摘要在国际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摘要语类的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当下中国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水平与国际学术期刊论文英文摘要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利用先进的语料库技术编制大型的中外学术期刊中英文摘要语料库(CEPAC)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分析,可以对中外学术期刊论文中英文摘要语类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的、综合的研究。摘要语料库的建设有助于中国学者将科研成果推向世界,摘要语类结构潜势的分析研究对期刊编辑和读者也有辅助选择作用。  相似文献   
997.
汉语动词发展至今,已经突破了起初的语义、语法、语用的范围和功能,组合模式已经扩展,其后的宾语,语义、语法关系也出现了多种情况.“吃”类词,是汉语最基本的词汇,构成较完善,成员语义分布较细致,组合能力强,语义、语法、语用的演变程度最大,其现代用法,是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留存,分析其搭配模式,可窥见动词语义语法扩展的路径及变化机制.  相似文献   
998.
吴淑严 《社科纵横》2013,(9):143-145
2013年央视春晚中的相声、小品,采用复制和传播强势语言信息和文化现象、焦点人文情境等方式巧妙设置"包袱",并达到了幽默诙谐的效果。从语言学的角度说,语言类节目"包袱"的设置是对语言、文化信息的模仿、复制和传播,是一种典型的模因现象。  相似文献   
999.
高清海先生认为,人是哲学研究的真正主题,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突破了传统物种观点的限制,实现了认识人的根本转变.人的历史发展要依次经历群体本位、个体本位和类本位这样三个发展阶段,这同时也就是人作为主体的三种形态,人只有经历前两个阶段的充分发展之后,才能真正达到人的自觉的类本位阶段,人的自我意识也才能达到充分的自觉.高清海先生关于人学研究的最为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类哲学”理论,它作为成熟形态的人的成熟理论体现的是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达到充分自觉的状态.“类哲学”理论是高清海先生关于马克思人类解放思想的当代解读,它的提出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吕进的诗学话语体系中体现着鲜明的“诗话”特征,主要体现为以感悟为基础的诗性言说、象喻式批评的话语方式、类概念的范式策略、“以少总多”的学术笔法等几方面.这种“诗话”特征既赋予了吕进诗学话语独特的学术品位和理论个性,使他在中国现代诗学领域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也给中国现代诗学话语的学术发展和理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