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73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26篇
管理学   778篇
劳动科学   78篇
民族学   36篇
人才学   79篇
人口学   100篇
丛书文集   1171篇
理论方法论   245篇
综合类   2470篇
社会学   308篇
统计学   444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3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65篇
  2019年   222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283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158篇
  2014年   329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25篇
  2011年   377篇
  2010年   304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433篇
  2007年   262篇
  2006年   253篇
  2005年   238篇
  2004年   166篇
  2003年   152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124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我国现阶段适应于城市化进程的人才需求表现出工业化人才存在巨大的需求缺口、国际化人才严重短缺、城市管理人才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等特点。因此,城市化进程中人才支持对策的核心问题就是要按照城市化进程中的人才需求结构和对人才的质量要求,调整人才战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提供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932.
本文按照SITC Rev.2分类标准计算出第0类农产品的所有进出口弹性后,发现计算结果几乎全部是富有弹性,这与大部分农产品缺乏弹性的事实不相符合。因此,本文试图从格兰特因果关系检验,政策限制和误差影响三个方面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33.
钟培武 《决策探索》2009,(18):20-20
一、基本公共服务的供需状况 现代服务型政府的重要职能,一方面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包括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公共就业、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务,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现了社会公平的核心内容。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伴随着社会群体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利益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社会层面的城乡差距、贫富差距持续扩大,财富总量的增长与民生问题突出,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公共服务体制创新提出了更为现实的要求。  相似文献   
934.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强调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党的农村基本政策,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扩大农民就业,加快科技进步,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力争实现农民收入较快增长,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35.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和国际发展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党中央提出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和形成新发展格局中需要更加综合的视角考虑中国人口规模、年龄结构、人力资本及人口空间分布等因素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和独特优势。中国拥有的巨大人口规模所形成的巨大市场效应,有利于促进和带来社会分工精细化从而促进经济增长;巨大的人口规模可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而充足的有效劳动供给、人力资本和人才储备;巨大的人口规模也为技术创新和进步提供人力资本支撑以及市场需求条件;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中国广袤的空间回旋优势、利用区域间发展差异特征,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和梯次转移,保持产业体系的完整和协调发展,优化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禀赋的配置。因此,即便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只要充分发挥人口规模巨大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内需和外需、投资和消费、出口和进口等环节的联通枢纽作用,必能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而保障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3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近日出台,2012年的中央1号文件将发展目标锁定在农业科技创新上,明确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十二五"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能否全面实现小康的关键在农村.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能否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科技兴农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能否实现科技兴农的关键在人.因为有了科技人才,才能产生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937.
小牧 《中华魂》2012,(4):22-23
在历史的进程中,一个民族的文化不仅能依靠武功传播,还能因其武功精神得以延续。一个民族的文化不好判断其优劣,但是能很容易辨别它的强弱,而武功精神就是其强盛的核心。中国的汉武帝(前156-前87)亲自制定军事战略方针,革新作战样式,保证后勤供给,放手前线主将作战,  相似文献   
938.
运用工业增加值集中系数和区位熵两个指标对中部六省轻工业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的轻工业比较优势非常明显,应当优先发展。运用现代产业发展理论分析影响河南省轻工业发展的劳动、投资、技术进步、管理水平、经济政策支持等供给因素,并通过建立行业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对河南省2000—2009年间七大主要轻工行业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劳动力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技术进步等因素对河南省轻工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而教育、政府政策等因素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为促进河南省轻工行业健康持续发展,必须发挥政府和市场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加快城乡统一的劳动力、资本、技术和信息等要素市场的建设,促进轻工业的市场化发展;另一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减少对轻工企业的行政直接管制和干预,健全准入、退出、价格、质量、环保等微观规制政策,并在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政策上加大对轻工企业的扶持,规范并促进轻工业要素和产品市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39.
粮食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研究粮食价格的波动并针对价格波动的特征提出可行性对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运用ARCH类模型,选取小麦、玉米和大豆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波动分析,表明:玉米不存在显著的异方差效应;小麦和大豆具有价格波动的集簇性;小麦和大豆均存在信息的不对称性;小麦市场不存在南风险高回报的特征,但大豆市场存在.要加强对小麦市场的价格上涨的监测和控制.对大豆市场应当通过一系列的措施争取定价权.  相似文献   
940.
在已有研究基础上,采用货币滞存法对广东2003—2011年间的超额货币情况进行测算,进而运用平稳性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冲击响应等方法对超额货币和实体经济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广东省超额货币与实体经济存在反向的协整关系,当超额货币上升(下降)1%时,实体经济会下降(上升)0.6%左右,因此,应当关注超额货币对实体经济产生的长短期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