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61.
中国大学生作为我国当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开创21世纪大业的支撑者,肩负着承前启后的历史重任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而民族地区的大学生更是责任重大,既要肩负着当代大学生共同的历史使命,又承载着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因此,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必须构筑民族地区大学生的精神支柱,以精神的正能量引领大学生成长,使民族地区大学生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2.
荣誉对军人而言,是一种特殊的肯定和褒奖,是对军人保家卫国、牺牲奉献的价值认同。因而,军人的荣誉感是军人报效国家和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军人建功立业的动力基础,是军人的第二生命。对荣誉的珍视和向往,是军人战斗精神之源,敬业奉献之本。军人的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荣誉的血液,就会为捍卫国家利益、为捍卫尊严而顽强战斗;军人的心田播下了崇尚荣誉的种子,就会为履行使命而英勇献身,做到不辱使命。  相似文献   
63.
任何一所大学的校训都应建立在自身所处区域的特殊文化背景、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长远办学理念的基础之上,既具有自身特色,又富有文化蕴涵,才能成为一所大学的生命力与活力的源泉,成为一所大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64.
赵桂珍 《职业时空》2008,4(4):51-52
校园文化是学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决定学校兴衰的重要因素和维系学校发展的精神支柱,它为人文素质教育工作开辟了广阔的天地和新的思维视角。加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在人文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5.
99族奴     
潇潇  陈亚琦 《现代交际》2008,(10):32-32
有位国王,天下尽在手中,照理,应该满足了吧,但事实并非如此。国王自己也纳闷,为什么对自己的生活还不满意?尽管他也有意识地参加一些有意思的晚宴和聚会,但都无济于事,总觉得缺点什么。一天,国王起了个大早,决定在王宫中四处转转。当国王走到御膳房时,他听到有人在快乐地哼着小曲。循着声音,国王看到一个厨  相似文献   
66.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中国跨世纪宏伟蓝图的全面实现 ,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旺发达。  相似文献   
67.
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政府的腐败,目睹祖国山河破碎和生灵涂炭,有胆有识的爱国志士们或在著作、文章、上书、奏折中或在演讲、辩论中,阐发了一系列爱国思想。这些爱国思想最初作为个体意识,最后扩展为社会意识,形成了贯穿近代史始终的爱国思想,从而影响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相似文献   
68.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系出发,通过对邓小平同志在科技教育、青年工作等方面论述的分析,结合当前大学生的特点,指出了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头脑,努力构建当代大学生精神支柱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9.
任吉东 《城市》2012,(2):72-74
2011年11月2日,北京市公布了“北京精神”——“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一时间城市精神成为街头巷尾、传媒网络热议的流行话题.其实城市精神已经不是一个新颖的提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上海为代表的大中城市已经开展了一轮城市精神的大讨论和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70.
陈宇玲 《职业》2011,(6):119-119
唐小玲是笔者所在学校导游28班的一名女学生。其父母是做生意的.平时很忙,没有太多时间与其进行沟通。父亲对她管教比较严厉,母亲却比较溺爱她。她还有一个弟弟,在学校表现较好,在家很受父母的喜欢。她个性较强,对师长的教育不愿接受,上课经常迟到,在教室的听课效率也不高,偶尔能交作业。为了能帮助教育该生,笔者采取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