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357篇
  免费   686篇
  国内免费   240篇
管理学   6426篇
劳动科学   415篇
民族学   1047篇
人才学   1310篇
人口学   375篇
丛书文集   9987篇
理论方法论   2001篇
综合类   19375篇
社会学   4082篇
统计学   1265篇
  2024年   211篇
  2023年   836篇
  2022年   894篇
  2021年   1042篇
  2020年   784篇
  2019年   851篇
  2018年   369篇
  2017年   617篇
  2016年   764篇
  2015年   1195篇
  2014年   3149篇
  2013年   2481篇
  2012年   2949篇
  2011年   3223篇
  2010年   2944篇
  2009年   3097篇
  2008年   4009篇
  2007年   2683篇
  2006年   2398篇
  2005年   2361篇
  2004年   2197篇
  2003年   2040篇
  2002年   1529篇
  2001年   1356篇
  2000年   960篇
  1999年   454篇
  1998年   264篇
  1997年   189篇
  1996年   141篇
  1995年   77篇
  1994年   5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集中体现着中国石油人的高尚品格和优秀精神风貌,是中国石油行业的宝贵精神财富.文章基于新时代背景阐述了石油精神的提出,分析了石油精神与各个油田精神的关系,并从凝聚力、转化力、激励力的角度论述了石油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992.
993.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崇仁重义的仁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的精神体系,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异质性的冲突,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精神.历史经验表明,抛弃传统精神等于割断了历史的"脉搏",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下降、民族凝聚力减弱,引起社会的信仰危机.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扎根于民族传统精神,实现传统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994.
对新兴群体和青年大学生群体在遭遇现代性乃至后现代性伦理诉求与传统伦理诉求、主流意识形态道德话语与边缘性道德话语之间的张力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异动及其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审察现阶段伦理关系及其变迁以及道德生活世界的状况,建构一种"伦理和谐",有着显见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孔子的"仁"学宇宙论是儒家哲学的核心理论,进而成为中国传统哲学形态与历史文化的主要理论,并最终成为历史的"赢家".整个儒家哲学被<周易>"象思维"所贯穿,规划出阴阳共生、天人合一的宇宙论宏图,具有强大的理性力量与和谐精神.  相似文献   
996.
997.
周惠杰 《北方论丛》2004,3(6):99-103
马克思人学本体论中乌托邦维度的研究,根植于人性的批判性、否定性、超越性.这种研究把人的现实存在与人对终极意义的追求、人的实践活动与人的解放内在关联起来,是对人的意义统一性的救赎,其锋芒直指现实中人的生存困境.因此乌托邦精神的探讨既有益于揭示马克思人学的现时代价值,深化和拓展整个当代哲学的自我理解;又有利于批判人的现实存在并对现实存在异化性进行扬弃与超越,为中国21世纪总体现代化建设提供一种意义支撑,使之成为一支时代的清醒剂.  相似文献   
998.
论首义精神     
在 20世纪初叶湖北革命运动中形成的首义精神,是武昌首义成功的重要原因,也是首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首义精神主要包括了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不竞声华的实干精神、振兴乡邦的爱国精神、通力协作的团体精神和不计生死的牺牲精神等内容。  相似文献   
999.
“人性”与“哲学”:一种可能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问题作为人及其存在的始源性和本然性问题,它同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内在相关。人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二重化,构成人类学本体论悖论。历史上真正的哲学家都对此有着深刻的体认。精神存在对于肉体存在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从而构成人和人的存在的内在理由。对人的二重化的分别确认,形成了人性论上的性恶论和性善论之分野,它们折射着经验立场同超验立场的对立,并塑造了完全不同的哲学传统。  相似文献   
100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理性精神不仅包括一般市场经济的道德原则 ,而且蕴含着社会主义的价值承诺和道德理想 ,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 ,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