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7篇
  免费   124篇
  国内免费   23篇
管理学   498篇
劳动科学   21篇
民族学   229篇
人才学   8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48篇
理论方法论   256篇
综合类   2101篇
社会学   458篇
统计学   176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75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05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173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429篇
  2013年   393篇
  2012年   582篇
  2011年   488篇
  2010年   353篇
  2009年   323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94篇
  2006年   195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陕西文化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文化产业竞争力的定义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WEF(世界经济论坛)和IMD(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认为: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的企业和企业家设计、生产、销售产品和劳务的能力,其产品或劳务的价格和质量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大的市场吸引力,是企业家在适应、协调和驾驭外部环境的  相似文献   
32.
霍慧萍 《金陵瞭望》2005,(23):30-31
生态文化产业发展作为生态雨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如何使生态文化产业成为雨花台区经济发展的“朝阳产业”?笔者拟以打造“生态雨花文化”品牌为出发点,对推动雨花文化产业发展作一初探。  相似文献   
33.
《统计与社会》2006,(4):F0003-F0003
7月1日至8日,陕西省统计局机关党委组织2005年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赴西柏坡等地学习考查。参加这次红色之旅的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在白洋淀、冉庄地道战遗址、西柏坡纪念馆和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会址经历了一次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参观学习,大家为革命先辈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而感动。  相似文献   
34.
35.
新时代赋予了红色文化资源新的内涵,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推动了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重构。通过驱动力、状态、响应的分析构建红色文化资源价值重构的(DSR)驱动机制,从要素、形式、功能、环境四个基本维度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四大价值层面对新时代红色文化资源价值进行重新界定与阐释,进一步实现四个层面价值全面并举与叠加融合的理想状态,由此引发可能产生的新的研究方向与发展问题,为红色资源续写时代发展新篇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3D打印技术的出现为传统的废塑处理提供了新的方式。通过将废塑回收,形成再生长丝,成为3D打印的原料,并利用3D打印生成文创产品,发挥了文创DIY的特征,成本和环境上具有循环经济的优势。3D打印废塑的循环应用促进了文创领域创新创业的社会可持续发展,已在国外的文创产业实践中得到了应用。通过对国内3D打印文创企业案例的考察分析,从个人特质、技术特征、环境因素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构建了影响3D打印废塑文创再生创业意愿的模型,并提出了我国利用废塑、发展3D打印文创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7.
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铺开为红色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契机,而红色资源在推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基层治理、培育文明乡风、加强生态保护、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的多维价值也日渐凸显。湖南省作为中国近代革命的摇篮和红色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富集的红色物质资源、深厚的红色精神内涵和优良的红色革命传统,在充分发掘红色资源的多维价值以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践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需要在聚焦现实需求、采取有力措施、多层面精准发力的基础上,推动红色资源在“保护好”“管理好”的过程中顺利实现“利用好”的目标,将资源禀赋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红色资源保育与乡村振兴的互动双促,从而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38.
数字技术当前深度参与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对创作群体、生产活动、传播形式和消费语境等多方面皆产生重大影响,形成了全新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然而,有些数字文化产品过于强调技术而忽视文化的特殊性,导致出现内容生产粗糙随意、价值判断标准矮化、意识形态风险增加等问题,不能稳定地输出品位高、社会效益佳的文化产品,未来发展面临挑战。对此,数字文化产业的内容生产需要打破“注意力经济”的单一模式、改良人工智能算法的激励与推荐机制、探索文化生产评价标准的自我更新,从而推动新时代数字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9.
数字经济与国家文化新基建的发展驱动了以数字文化体验为代表的文化消费新范式,因而产生了革新文化消费渠道和场景、创新智能文化装备制造、打通异构文化数据资源库、完善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等亟待解决的产业发展新需求。文化产业数字化内生生长要求立足产业内部视角,打造文化产业供给侧改革、文化智能装备制造、文化创作开发、文化数字化治理、文化创客协同等五大引擎。文化产业的外生协同需在文化消费营销创新、文化大数据平台建设和产业融合发展等多点发力,要开展跨界、跨学科、跨组织的循环互动,构建文化产业数字化内外双循环驱动的创新机制,灵活应对数字化时代的新挑战。  相似文献   
40.
一个来自贫困的内陆山区小县的县长,到深圳一不卖风光,二不卖土特产,卖的竟是笑话。笑话也能卖钱?这不是杜撰的一个笑话故事,而是一则真实的新闻。那么,笑话是如何卖钱的呢?说来令人称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