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632篇 |
免费 | 175篇 |
国内免费 | 5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79篇 |
劳动科学 | 7篇 |
民族学 | 208篇 |
人才学 | 99篇 |
人口学 | 3篇 |
丛书文集 | 1944篇 |
理论方法论 | 344篇 |
综合类 | 4568篇 |
社会学 | 491篇 |
统计学 | 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7篇 |
2023年 | 335篇 |
2022年 | 278篇 |
2021年 | 344篇 |
2020年 | 248篇 |
2019年 | 221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115篇 |
2016年 | 166篇 |
2015年 | 243篇 |
2014年 | 424篇 |
2013年 | 376篇 |
2012年 | 473篇 |
2011年 | 517篇 |
2010年 | 488篇 |
2009年 | 469篇 |
2008年 | 488篇 |
2007年 | 398篇 |
2006年 | 388篇 |
2005年 | 347篇 |
2004年 | 259篇 |
2003年 | 243篇 |
2002年 | 219篇 |
2001年 | 194篇 |
2000年 | 164篇 |
1999年 | 86篇 |
1998年 | 56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37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8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杰玲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5(1)
宋人范温评杜诗时举了四个“全虚而意味无穷”的例子,虚,即虚字.但用现代汉语语法显然无法分析其所谓“虚字”.论文结合大量古人论杜诗中“虚字”和“实字”的例子,分析归纳,发现古人诗论中所说的“虚字”和“实字”与今天语法的界定不同.论文认为不能用今天的语法去分析、界定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并指出古人所说的“虚字”和“实字”的具体含义. 相似文献
52.
53.
吴振华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8,(2):1-8
盛唐气象是盛唐时代精神的特征,是盛唐文化诗性品质的内核,在盛唐诗序中也有典型表现。具体为:从君王到普通诗人对国家、民族和自己的前途充满高度的自信,展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及宁静平和的氛围;展现出人们逸兴标举的精神状态、积极进取的豪迈情怀及恢宏壮丽的惊人想象;也体现在衰颓乱世时,人们对盛唐充满无限的追慕。从文体演变角度看,盛唐诗序处于由骈体向散体演进的过渡状态,具有骈散交织的特点,具有追求华丽壮大、气势雄浑的诗性品质,是诗序文体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54.
许俊雅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2-33
作者最近整理一批尚未刊行的梁启超与台湾遗民林献堂以及相关人士的往来书札四十余封,通过细读全函,排比整合,编辑成书,不仅见证了梁、林两人的情谊,对于两岸文化文学的交流,尤其围绕梁氏访台的政治背景、交友来往等一系列疑问,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 相似文献
55.
张炳煊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60(1):67-73
意境是我国古今作家、文论家研究了上千年的课题,聚讼纷纭,莫衷一是。其实,应从文体语言角度切入,阐释意境产生于诗体跳跃的有韵律的意示性语言的奥秘。意境是个完整的艺术品,不是艺术半成品。散文中的意境是文体渗透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Z1)
姜夔《白石道人诗说》是一部重要的诗歌理论著作,在文学批评史和诗论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梳理其诗学理论体系,将零散的诗论分类,从创作论、作者论和接受论三个方面阐述,使之成体系。创作论中按照诗歌创作的步骤,从积累到谋篇布局到语言运用,分别归纳;作者论通过杜甫和陶渊明这两位姜夔推崇的诗人看姜夔评价好的诗歌作者;接受论从审美和批评两个角度看诗法和诗病。 相似文献
57.
胡为雄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7-12
有关毛泽东录元稹《菟丝》诗赠杨开慧的故事,本是《湘江之战》一书中的艺术虚构。但它被当作史实写入不少作品,或作为毛泽东、杨开慧生活中有矛盾和冲突的线索,或作为理解毛泽东《贺新郎·别友》词中“误会”的论据。这一方面说明《湘江之战》对毛泽东的艺术刻画相当成功,另一方面亦说明读者是误把这部带有艺术创作色彩的作品完全当作历史来阅读,混同了艺术创作与史实、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关系。为了研究“真实的毛泽东”,对此有必要澄清,把虚构与史实加以区别。但读者在阅读实践中要做到善于区分艺术创作与史实的关系亦非易事。 相似文献
58.
夏中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5)
“隐逸诗”作为主题学范畴,其所包含的文化史信息或价值底蕴,远非“田园诗”、“山水诗”这对题材学概念所能替代.或曰,作为“隐逸诗”人的道德自律程度,要比一般“田园诗”人暨“山水诗”人来得自觉乃至卓越.“隐逸诗”人所亟需面对的首先不是怎么写“田园”或“山水”,而是对日常人生取何种活法才真正令己安魂.故从历代诗章可辨陶潜如何“弃官而隐”、“隐而欠逸”、“不逸乃隐”;王维则“先官后隐”、“亦官亦隐”、“亦隐亦逸”;而谢灵运只是“误官纵逸”、“逸而非隐”. 相似文献
59.
张帆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6)
历经乌台诗案的生死劫难,被贬黄州的苏轼惮于做诗为祸,转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他视为"小词无碍"的创作中,致使其创作发生了由诗而词的重大变化.但因为那场文字狱给苏轼太深的精神创伤,即使是"小词"的创作,也明显地表现出苏轼词学风格由前期的外张向内敛、昂扬向悲壮、积极向悲凉的重要转换. 相似文献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