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74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206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唐齐昉 《云梦学刊》2002,23(5):125-126
采访在现代电视纪录片中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因为它具有如下功能 :采访影响主题的确定 ,直接构成纪录片的主要内容 ,推动情节发展 ,传达特定信息。因此 ,应该重视采访手段在纪录片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32.
后疫情时代,影像媒介在故事建构和文本叙事上扮演着重要角色,媒介叙事也深刻影响着受众的情感和观念。以新冠疫情题材纪录片为例,可以将其视为一种生命叙事实践,聚焦疫情故事的讲述如何建构意义、传递情感和社会认同。生命叙事实践作为一种"表现性话语",通过个体叙事积极地进行自我主体意识的表达和意义建构,在意义相通的共情场域中唤醒和联结情感记忆,并在情感创伤的"外化"过程中获得心理疗愈。同时,该实践在共情传播过程中以情感话语和"去他者化"话语分别构建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促进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社会认同。  相似文献   
33.
经过20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的洗礼及近年来中国纪录片创作生态的变化,极具主流色彩的中国当代历史文化纪录片由于创作主体深层理念的流变与网络时代的受众市场及国际化的竞争环境的影响,普遍呈现出精英视角、主流背景和大众化表达相结合的特点。其中尤其值得关注的共性之一即在创作中采用的多元叙述视角以及每一视角呈现出的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34.
什么是英雄?英雄饥餐渴饮!英雄马革裹尸!英雄纵横四海!英雄流芳千古!尽管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但他们是英雄,因为他们创造了一统天下、四海归服的千秋伟业。尽管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但他们是英雄,因为他们开创了古代中国繁荣强大的太平盛世。  相似文献   
35.
2009年9月,河池市委组织部选送参加“为祖国骄傲”——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纪录片展评会暨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的参评作品《龙田记忆》,获得了全国党建类节目银奖,排名仅在中组部和山东、广东、江苏、浙江等几个大省组织部之后,创造了地级市委组织部荣获全国党建类节目奖的奇迹;  相似文献   
36.
近年央视财经频道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大型电视纪录片,都收到了良好的口碑和收视率,它们已经成为央视财经频道提升品牌影响力的一个有效手段。回溯历史发现,这些大型电视纪录片其实和频道开播初期的大型"专题片"一脉相承,都钟情于宏大叙事。但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立足宏大叙事的"专题片"曾伴随着我国媒体的平民化、世俗化转型而备遭诟病,进而被"日常生活叙事"所取代。今天,它重新回到人们视野并成为央视财经频道品牌建设的有效方式,不仅仅源于央视财经频道自身的权威性,其更深刻的原因在于一个充斥日常生活叙事的碎片化社会中,人们内心产生的对整体感和权威性的新的需要和渴望。  相似文献   
37.
在人们盛赞中国"人文纪录片"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特别强调关注纪录片不可或缺的真正的人文关怀及其社会文化影响力,这也许是关于国内纪录片发展讨论中的一个冷点问题,而这个问题对于媒体、创作者和理论研究工作者来说,都应该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8.
祝治国 《理论界》2006,(9):115-117
本文试图从叙述学角度对调查性纪录片进行解剖,通过对《60分钟》和《新闻调查》的分析,对调查性纪录片的叙述模式进行分类归纳,寻求调查性纪录片提高讲故事的水平及扩大吸引张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9.
传统的历史纪录片由于表现手法的单一和沉闷往往在审美上缺乏一定的可视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历史纪录片从创作理念到表现手法正经历着一次前所未有的嬗变。其中,《复活的军团》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堪称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代表之作。大量的“情景再现”、唯美的电影造型以及生动的故事手法不仅成就了《复活的军团》,更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当下历史纪录片的发展新趋势。为此以《复活的军团》为例,以大众文化在中国当下的发展为背景,对中国历史纪录片在当下所呈现出来的新特征和新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0.
该文以"三家"(<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和<山里的日子>为范例,借助与当年罗中立油画<父亲>创作情感的比照,阐述王海兵的纪录片选题的陌生化策略及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