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84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李商隐《夜雨寄北》诗寄主体的隐在性,使此诗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而令人费解。关于此诗的解读,把《夜雨寄北》视为爱情诗的观点一直占上风,甚至断言"寄北"就是"寄内",即"寄妻"。新批评学派认为,诗人正是通过文字的选用、取舍来表达其情感寄寓和创作意图。细读诗中的"北"、"君"和"西窗",就诗而解诗,我的观点是:此诗非寄妻诗,也非一般性的思友诗,李商隐将渴念知遇之心托以相思之情,《夜雨寄北》是一首行卷性质的象喻之作,具有知音渴望的价值期待。  相似文献   
72.
本文试图运用新批评的文本细读法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对流行的大众文化作一个案研究.透过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痞子蔡看<泰坦尼克号>这个独特视角,以及网络小说特有的语言策略,可以揭示出这部被称为"网上第一部畅销小说"的哲学精神与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73.
白朴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元代有名的小令。从诗境美的创造上看,后者具有诗中有画的视觉美、情景交融的意蕴美、虚实相生的含蓄美、韵味无穷的余味美。从文本细读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后者蕴涵深厚的审美魅力。  相似文献   
74.
文章依据申丹的双重叙事理论,采取整体细读法,把宏观阅读和文本内部的叙事运动相结合,分析文本中存在的隐性叙事运动——对盖茨比的嘲讽、对叙述者尼克的嘲讽、对美国社会中优势群体对落后群体精神殖民的嘲讽,以及最为核心的人的存在——美国梦的延存。在成因上,受制于流行文化,社会历史语境,小说本体,阐释框架的共同作用,小说作者修改文本的内容,刻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使得双重叙事难以被批评家发现。  相似文献   
75.
穆旦诗歌受到西方反讽诗学影响,其语言运用深得"反讽"之妙.通过穆旦与反讽诗学的遇合可以阐明穆旦诗歌语言的哲学基础,借助"新批评"常见的三种反讽技巧:悖论修辞、戏拟、语境"细读"穆旦诗歌,得以理解其语言特征和思维特征.  相似文献   
76.
本文试图融合西方形式主义文论和中国古代诗文评的某些理论和方法,建立一个比较完整自足的古诗词文本分析的教学框架.这个教学框架由微观至宏观可分为五个层次:修辞分析、意象分析、意脉分析、结构分析、多重意蕴分析.其特点为力求细密,不避繁琐.  相似文献   
77.
潘军的《合同婚姻》通过苏秦、李小冬等人的感情纠葛,从男性立场透视婚姻如围城、如金笼般的诱惑与禁锢,并以婚恋尴尬隐喻人性困境,对情与欲、权与责、逃与归的选择无不导致角色错位与处境两难。  相似文献   
78.
茹志鹃的小说以“清新、俊逸”而受到评论家的称赞,《百合花》是其风格的典型体现者。在半个世纪的流变中,论者大都把第一人称叙事、侧面描写战争、细节描写等作为这篇小说反映茹志鹃创作风格的具体体现。文章从女性视角、文本丰富多变的情感、别具深意的景物描写三个方面入手,再次解读《百合花》,试图重新阐释其“清新、俊逸”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79.
"阶级"和"民族"问题一直是当代文化研究的重要课题.英国文艺理论家伊格尔顿的爱尔兰殖民地背景使他选择了处于英国文化边缘的爱尔兰文化研究.在<希思克利夫与大饥荒:爱尔兰文化研究>等著作中,伊格尔顿从创作和细读文学文本入手,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爱尔兰文化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以一种非常强烈的民族主义立场对英国文化中欧洲中心主义的文化霸权进行了批判.  相似文献   
80.
人文性与工具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翼,高等院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性作为其最根本的属性加以强调。“文本细读”提供了一套对经典文本进行意义分析和价值评判的切实可行的阅读方法;“平行研究”旨在揭示人类文化体系知识的共通性及文学的独特性。借助于“文本细读”与“平行研究”的具体方法,《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将可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