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2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2篇
统计学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谯远 《河北学刊》2003,23(6):194-197
思想政治教育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劳务,同时具有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社会需求是中心,市场需求是基础。要有效地满足这两种需求既需要社会投入足够的有形成本,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投入大量的以创造性劳动为特征的无形成本。在组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要遵循经济学中的供求规律和边际规律,才能有效地保证思想政治教育产品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2.
43.
网络时代经济规律的变化及其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网络经济是知识经济的核心。网络经济在全球迅猛发展 ,人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网络经济时代。传统的工业生产是一个大批量的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过程 ,经济运作基本上是按古典经济学家的“完全竞争”进行的 ,经济世界是均衡有序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 ,知识与信息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使西方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则和理念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由资源供给匮乏转变为资源无限 ,由收益递减转变为收益递增 ,由不完全竞争转变为完全竞争 ,由计划和控制的管理转变为创新和调整的管理 ,从有限的内部空间转向虚拟的、综合型部门的融合。网络经济的兴起 ,有力地促进了生产率的增长 ,降低了经营成本 ,增加了规模经济效益 ,改变了企业的理念和营销模式 ,推动了产业的重组和调整 ,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 ,对世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44.
孟捷 《人文杂志》2022,(6):22-27
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史上,《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是一部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著作。今天看来,斯大林的这部著作一方面包含着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另一方面也制造了一种为现实存在的社会主义进行辩护的意识形态。《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最大功绩,是将生产关系界定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联系生产力考察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经济规律。然而,斯大林的失误也存于此。《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虽然试图揭示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却回避了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关系的内部矛盾及其改革的必要性,进而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表述成与生产关系(所有关系)变革无关的,单纯表达手段(生产力)与目的(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间联系的抽象规律。毛泽东等人对斯大林的批判性反思,一方面是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理论超越,另一方面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先声。  相似文献   
45.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鉴于 8 0多年社会主义经济的丰富实践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现在既有必要也有条件构建较为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为此必须破除禁锢人们思想的两种教条主义 ,克服从定义出发的思维定势 ,根据恩格斯关于“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的观点 ,认真研究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从中揭示规律性 ,以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市场经济“三位一体”总公式为主线 ,对一系列重大问题有所突破 ,构建全新的社会主义经济学体系。  相似文献   
46.
过去理论界把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视为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又有人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一规律。本文则重点阐述了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它不是社会主义社会特有的经济规律,但确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客观经济规律之一。  相似文献   
47.
积极推进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对于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 ,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 ,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具有全局意义  相似文献   
48.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经济危机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由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我国经济实体产生了重大影响的经济危机作了深刻的经济学分析.论文认为实体经济是真正创造社会财富的经济基础,金融创新应当服从和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从中国幅员辽阔的基本国情和效率原则出发,内需应当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自然状态,而不应当是一时的政策举措;在经济政策的取向上,要始终把经济发展放在首位,宁肯选择有轻度价格上扬的充分就业和经济发展,也不选择物价指数低、经济紧缩和严重失业;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地把握调控的方向和力度;过度刺激会把原本该在经济周期中解决的问题包下来,这些问题再一次爆发时会产生更大的危机.  相似文献   
49.
邓霞 《管理科学文摘》2009,(20):294-294
一、贵州烤烟发展的背景从1938年贵州开始种植烤烟起,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贵州烤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成为全国两大烟区之一,仅次于云南。烤烟产业正在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烤烟作为一种特殊的农产品,它的供给是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主要是受机会成本的影响:一是土地的机会成本,当土地用途在种烟方面的机会成本上升时,烤烟会被其它农产品或其它产业所替代;二是农民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当农民劳动力用在烤烟种植方面的机会成本上升时,烤烟也会被替代,这是客观的经济规律。  相似文献   
50.
发展之大观     
有必要建立一种科学的、负责任的决策机制,防止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重大决策失误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