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4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5篇
丛书文集   1091篇
理论方法论   182篇
综合类   1312篇
社会学   8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9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4篇
  2009年   184篇
  2008年   188篇
  2007年   17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17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针对《中国史学名著导读》课程性质及其在历史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讲授此课程,首先从经史关系的角度确定其内容的前后次第;其次,根据历代史学名著的史学价值、现实价值以及课程讲授者的熟悉程度,对教学内容加以谨慎地取舍;最后,采取教书与育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达到相应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92.
电子资源具有使用设备和技术更新换代快、存储和阅读性能不稳定的特点。虽然电子资源有不少优点.但用于史学写作时一定要加以甄别。其学术参考价值取决于发行人、制作技术、流通途径、载体和格式。历史学电子文献引证标注参考有不同标准,具体问题需具体对待,慎重参考和引证电子文献。有些来源自网络的电子文献无需标注网址,需要引用网址的电子公报最好截图保存,以防止下次无法访问。我国与西方在历史学电子文献方面有差距,仍有巨大发展空间,主要表现在史学电子文献开发程度和使用的普及程度低。  相似文献   
993.
湖湘文化中有着一以贯之的治史传统.近代以降,湖湘学人分别参与了西方“新史学”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引进和传播,从而促成了传统史学的近代转型.转型后的中国史学,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这其中便包括湘籍历史学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994.
龙氏的词史思想是近代史学与传统词学相结合的产物。在“一代有一代之音乐制度”、“一代有一代之社会风尚”两大词史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上,龙榆生更为客观、理性地阐释了“词”的发展历程,突破了传统词学中“空言标榜”的习气和拘于“四声清浊”的“图谱之学”,为中国近代词学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995.
本文试图通过阐释“收藏”这一本雅明史学的重要概念,以理解本雅明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学,进而探索其作为电影史学研究新思路、新方法的可能性.文章大体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分析“收藏”的三个步骤:“收”,收罗藏品;“藏”,整理陈列;“赏”,凝视和体验,以更“清晰”地勾勒出作为史学概念的“收藏”的理论形象.第二部分通过分析新电影/媒体历史活动中与本雅明式的收藏-历史学家最为亲厚的媒体考古学家的历史实践活动,考察新电影/媒体史的突破和困境.本文指出当今的媒体考古学家表现出了本雅明笔下福克斯式的收藏-历史学家的双重属性,在他们身上革命性、批判性的新历史观念和根深蒂固的、教条化的旧历史撰写方法矛盾共存.这是实践者面对理论的两难窘境.  相似文献   
996.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网络环境也在不断的完善,高校档案在数字化以及网站建设等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过去所使用的纸质档案也都逐渐呗声像档案、电子档案等等形式取代。档案编研工作是高校档案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更应该要以现代化的发展作为目标,向着多载体、全方位以及深层次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穿心高校网络档案的编制和研究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7.
从"清之考证已是科学方法""学术发现'须排除'行为发现'困扰"和"斯坦因、伯希和与'考古学道德问题""三个方面,续论新发表论文《敦煌遗书发现人暨敦煌学起始新论》和《敦煌学术史所涉早期人物整理与评议——兼论敦煌遗书发现人暨敦煌学起始》中的核心观点.分析引证中外近/现/当代史家对清代史学的高度评价,论述"科学方法"对实证和...  相似文献   
998.
刘开军 《江海学刊》2014,(3):157-165
晚清报刊上的史学批评文献主要包括商榷型专文、史书广告和新书评介三种类型。商榷型专文多出自史学精英之手,它塑造了晚清史学批评史的主要脉络,引领了史学革命的风潮。史书广告在商业宣传之下仍透露出较强的史学批评信息,是史学常识与史学思想在一般知识阶层中的延伸与扩张,更是一座丰富的史学批评资料库。新书评介的第一属性是学术批判。晚清报刊设置这一栏目,使得新书评介跻身于和经济、学术、教育、军事诸栏目平等的序列,为史学批评创造了一个相对独立、自由的舆论空间。报刊凝聚了清末史学理论的重大问题,提供了史学争鸣的平台;还加快了史学批评的传播速度,缩短了批评者相互回应的周期,同时也为史学批评印上了清晰的时间印迹。  相似文献   
999.
李娜 《江海学刊》2014,(2):150-157
自20世纪70年代起,公众史学(Public History)在美国逐渐发展成为充满活力的学科和积极的社会运动,其最核心的理念是共享历史话语权。中国学术界至今尚未创建一套构架完整、学理清晰的公众史学理论框架。藉于对美国公众史学的分析,可以探讨这一模式在中国的可行性。作为新兴的史学领域,公众史学在中国发展既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更需要搭建适合中国历史传统和文化语境的概念体系、学科框架及与之相应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000.
本文将着重讨论文明之间 ,尤其是西方与非西方地区史学彼此之间的交流及其对近现代史学兴起所产生的影响 ,也就是说 ,从一种跨文化的角度来考察近现代史学在全球范围内的变化。既然史学研究所透露的历史意识乃是构成文明认同的重要因素 ,因此考察史学的交流便可展现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对话。本文将以东亚、伊斯兰和印度为例 ,来指出非西方地区的史家如何在接受和回应西方史学的冲击和影响的时候 ,重新估价和更新自身的学术传统 ,以求历史研究的“近代化”和“现代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