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1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9篇
管理学   324篇
劳动科学   14篇
民族学   17篇
人才学   36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548篇
理论方法论   106篇
综合类   1067篇
社会学   126篇
统计学   4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07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19篇
  2011年   149篇
  2010年   160篇
  2009年   192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185篇
  2006年   156篇
  2005年   150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6篇
  2002年   95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2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61.
  上市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被很多新闻媒体当作负面报道广泛传播,与此同时,大量上市企业未披露实际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在此背景下研究负面偏好对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2年至2017年中国A股主板市场上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为样本,从负面偏好的坏消息过度反应和事物类别诊断两个层面分别探究中国强制实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以来,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主要外部利益相关方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采用Tobit、Probit和OLS回归估计方法,检验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与来自监管机构、诉讼相关方、审计师和投资者4个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负面后果之间的关系,并研究企业披露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数量与负面后果程度之间的关系。之后进一步探究内部控制质量对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负面效应的调节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①对于有内部控制重大缺陷迹象的企业而言,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更易引起负面后果,现阶段的内部控制监管机制对此没有构成有效的威慑;②外部利益相关方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过度反应对企业有实质性影响,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显著引起监管处罚、诉讼仲裁、非正常审计师变更和负面市场反应;③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充分程度与负面后果的严重程度之间存在倒U形关系,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能够削弱与之相对应的负面后果;④内部控制质量能够正向调节充分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对负面后果的削弱作用。         负面偏好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上市企业披露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内生动力,催生上市企业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更多隐瞒和不充分披露,即“劣币驱逐良币”。研究结论为研究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真实性提供一个新视角,也为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相关部门开展监管工作提供相应的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62.
目前我国行政监督机制存在着一系列的缺陷,完善行政监督机制应构建科学的监督原则,健全监督法规,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完善群众与舆论监督机制,优化监督环境。  相似文献   
863.
翻译既是一种语言转换过程,也是一项文化交流活动。在翻译过程中,由于语言符号的转变,其所蕴涵的文化意义也或多或少地出现信息传递的缺陷与困惑,如语言负载信息的传递缺陷、词汇的内涵差异与空缺现象、翻译是以源语文化还是以译语文化为标准等,要解决这些困惑,必须把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定为“在目的语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文化意义或者说在文化上信于原文”,并在“直译”、“直译加注”、“直译加意译”、“意译”这四种翻译方法中贯彻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864.
民事检察监督制度是检察机关对民事审判活动进行监督的法律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由于立法上的缺陷,我国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受到很大制约。本文通过对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生成和发展的解析,探求民事检察监督制度与当代民事诉讼原则的内在关联,试图从比较法的角度寻求理性构建和完善我国民事检察监督制度,调节检审关系。  相似文献   
865.
郑州市中原区人民法院的先例判决制度实施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该制度虽然有一定的缺陷,但该制度的实际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对司法实践的指导,更在于利于加快建立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进程,对促进我国的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6.
针对工程项目IDI保险费率的厘定缺乏对项目参建方信用情况及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的综合考量,立足保险公司视角,从项目参建方信用等级与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两个维度出发,构建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运用G1法与C-OWA算子对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综合测度指标体系进行赋权,引入云物元模型计算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等级,在此基础上建立IDI保险费率厘定模型,为IDI保险费率估算提供全新的定价方法。研究表明:该费率厘定指标体系和估算模型综合考虑企业信用等级和项目工程质量潜在缺陷风险,可真实客观地反映具体项目对应保险费率的动态调整。  相似文献   
867.
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直接决定着证明产品是否存在缺陷的难易程度,进而影响着生产者和消费者利益的平衡,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美国在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发展出消费者期待标准、"风险一效用"标准、巴克两分法等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第三次侵权法重述:产品责任>则进一步明确了按不同类型的产品缺陷进行判断,为产品缺陷的认定提供了更为明晰的答案.比较而言,我国产品缺陷认定标准的相关立法不太完善,"不合理危险"标准与法定标准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因此,总结美国法中的成熟经验并加以借鉴,对完善我国相关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68.
产品缺陷认定,是产品责任法的核心问题之一.产品责任案件实际上都是从缺陷认定开始,并围绕其展开的.在国际产品责任法中,美国产品责任法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美国把产品缺陷分为制造缺陷、设计缺陷、警示或说明缺陷,对缺陷认定有一定的标准.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认定存在一定缺陷.我国的产品责任立法应借鉴美国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完善我国的产品责任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69.
近年来,我国多次发生大规模缺陷食品侵权事件,而近期发生的“三鹿”奶粉侵权事件,再一次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敲响了警钟。缺陷食品侵权具有被侵害对象的广泛性、被侵害客体的双重性、侵权人的难确定性以及侵权行为的间接性等特殊性。为了更好的保护受害人的权益,应理顺民事责任主体,建立合理的赔偿机制。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保险公司和广告代言人,是民事责任的主体,也是侵权事件中赔偿的主体。  相似文献   
870.
美国物业税的税收优惠机制及其经验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业税在美国被称作是财产税。美国物业税税收优惠有如下几种具体措施,即免税和减征;“断路器”税收抵免、延期纳税、分类税率、税收收增量融资等。美国物业税的税收优惠机制有其优势与缺陷,对未来我国物业税的开征和运行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