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19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79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281篇
社会学   4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7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网络语言的出现,以其自身的特点和方式,受到了社会语言学界的极大关注.网络语言具有简洁化、符号化、新奇化、多媒体化等特点.网络语言将传统文化与当代科技文化融于一体,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2.
网络语言的兴起成因分析及其网络语言规范化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互联网络在中国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网络交际这种全新的高科技交际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网络语言极大地影响着21世纪信息社会。  相似文献   
33.
隐喻与网络语言的意义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是伴随网民这一群体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社会语言现象.隐喻作为人类"语言无所不在的原理",在网络语言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在网络语言意义变异的过程中,形象化的类比、想象、联想等多种隐喻思维方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隐喻对网络语言的发展有着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4.
"高调/低调"的网络流行义可以表示性状、动态或指称。这是重新范畴化的结果。这种重新范畴化尚未定型,因而呈现出非范畴化的特征。"高调/低调"有着鲜明的语用特征。  相似文献   
35.
互联网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传播载体。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来看,网络语言与它所处的生态环境密切联系。通过问卷调查,从网络语言的多样性、网络语言的动态性、网络语言的不公平性三方面探讨了网络语言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提出网络语言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途径。要维护语言生态的发展和平衡,需区别对待网络语言正反两方面对语言生态环境的影响;语言的良性生态环境的营造需多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6.
语码混用是当今网络语言不可或缺的一种表达形式, 是以一种语码为主夹杂其他语码的语言现象.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 基于我国网络语言的使用现状与网络语言的性质, 着重分析了网络热词中汉英语码混用的类型特点与成因, 进而指出这种网络语言的新形式是时代特征的体现, 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反映.  相似文献   
37.
浅论网络语言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网络语言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俗等差、伦理道德以及语言文字等方面产生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网络语言的关注,引导和规范网络语言健康发展,使其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起积极的传承和光大作用。  相似文献   
38.
郑燕萍 《社科纵横》2006,21(2):134-135
探讨狭义的网络语言,分析其构成、特点、成因以及我们应持的态度,以期使人们对这一新的语言现象有较为客观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39.
网络语言与网民社会心态的折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宏音 《社科纵横》2007,22(3):151-152
网络语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脱胎于现实社会。通常来看,网络语言具有继承移置、发展渗透、简约精炼、幽默调侃和非规范性特征,如果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来看,网络语言显示出一些网民批判现实、解构权威、追求差异和反抗叛逆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40.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系统中不断出现新词语。现今网络语言盛行,一些新词语、新用法给规范的现代汉语带来了影响和冲击。文章以2010年的流行语"给力"为例,探源取证,解析网络流行语的种种特征,以进一步认清语言的社会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