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4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390篇
劳动科学   340篇
民族学   64篇
人才学   33篇
人口学   21篇
丛书文集   311篇
理论方法论   115篇
综合类   716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38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166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118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108篇
  2003年   86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在安全生产地方立法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山西省安全生产地方立法的现状,并对《山西省安全生产条例》的立法意义、立法原则及立法建议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2.
23.
明中后期的贪赃之风与法纪衰败温晓莉明代初期的严法惩贪、吏治清廉,与中后期的贿赂公行、贪赃腐败成风,形成鲜明对比。同一朝代,前后如此通异,实为中国封建时代所罕见。(一)明代中后期官场的贪赃之风有三大特点:一是举国贪赃,侵吞公物,其面甚广,已酿成上下相蒙...  相似文献   
24.
《信访条例》于2005年元月10日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信访制度的一次改革。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努力工作下,越级上访、重复上访情况有很大好转,但形势仍不容乐观。来自国家信访局的消息表明:近几年来.直接到北京向中直职能部门上访的群众数量仍呈增长趋势.而从上访的事由和程序看,他们本应该首先向地方政府申诉他们的冤情.他们为什么偏要越级、重复上访呢?  相似文献   
25.
本文建立了用于煤炭资源资产分类的ARTⅡ神经网络模型,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和软件,并将ARTⅡ模型与模糊分类模型和基于BP网络的分类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实例运行结果表明,用ARTⅡ网络进行分类具有分类稳定、结果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26.
2005年重庆市爱国卫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面贯彻《重庆市爱国卫生条例》,在城市以迎接“亚太城市市长峰会”召开为契机,深入开展了环境卫生整治和除四害工作,在农村以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为重点,狠抓了卫生镇、村建设,提高城乡卫生水平,爱国卫生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27.
万里长城究竟有多长?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准确的数字。在《长城保护条例》公布之际,国家测绘局和国家文物局今天在北京正式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展开长城地理信息资源调查,同时正式启动长城测量工程。  相似文献   
28.
文章从文字系统的异同着眼,将进入到英语的外语专名分为罗马化语言的专名和非罗马化语言的专名,在此基础上对中外人名、地名和机构名称在英语中的应用形式进行了简略的对比分析。作者认为,汉语拼音已经使汉语和英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书同文现象。汉语专名向英语的转换要做到与国际接轨,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摒弃以跨语言重新命名来形成英语译名的方法;第二,明确界定语义翻译的适用范围;第三,汉语拼音在名称跨语言应用中的地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9.
30.
“国籍”是伴随着西方近代民族国家所形成的世界体系的建立而出现的,是基于国家主权、主权平等原则的基础之上,用于区分不同国民或者公民的一种法律概念。历史上促使我国第一部国籍法——《大清国籍条例》订立的直接因素,源于清政府希望为海外华侨提供延伸保护,这一历史背景,致使法学界对它的研究大多从侨务政策的单一角度出发,围绕着国籍法与华人之间的关系展开。然而,从法制史的历史视角看,第一部国籍法的制定标志着大清国从传统王朝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开端,应具有更为深远的法制意义。若从国家建构的角度讲,国民身份建构又是现代国家建构的重要一环。现代国家与古典国家的重大不同之处在于,现代国家有统一的中央政府,确定的国家领土范围以及清晰的国民身份。在传统中国的认知之中,对外只知“天下”而未知有“国家”,对内自称为“子民”而不知为“国民”。国籍立法关涉现代国民身份之法律资格,从这种意义上讲,《大清国籍条例》的制定可以说是近现代中国国家建构的一次标志性事件。新政改革后期,出于被动适应现代国家政治运作逻辑和主动解决统治危机之需,晚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之中进行国民身份立法的尝试。然而,现代国家建构的首要任务应是构建稳定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