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8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8篇
民族学   47篇
人才学   13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30篇
理论方法论   46篇
综合类   323篇
社会学   39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9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4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政治统治合法性危机的原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造成政治统治合法性的危机有八个原因,对此应有正确对策。  相似文献   
72.
"设官为民"是中国传统政治思想视阈中最为典型的官民关系命题和官僚制度的基本原理。这一命题的基本思路是:从官僚产生的形上依据来说,上天爱民,设官代天牧民;从官僚权力的直接来源说,君不独治,设官佐君治民;从设官的社会根源说,民不自治,设官以治民;从君臣的政治责任角度说,君臣合道,设官为民事君;从君、臣、民的政治关系来说,忠君爱民,清正廉洁勤政有为是基本的官僚规范。对"设官为民"的官民关系进行总体分析和理论概括,将有助于我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相似文献   
73.
学术乃文明之根、教化之本,古圣贤所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故学术腐败之害,绝不可等闲视之,它甚于一切政治腐化或经济腐败,它将从最直接、最根基处危及文明的兴盛传承。换言之.学术谨严正派.乃是文明之福;学术腐败异化之日,必是文明衰竭、人文败落、教化危殆之时。依此反观,正视时下愈演愈烈的学术浮夸腐败之风,寻求根治之道,已成为刻不容缓之重大使命。  相似文献   
74.
韦伯的政治思想在其思想体系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后人多从政治社会学的角度来认识他的政治理念.在韦伯的"政治社会学"中,他着重论述了统治的"正当性"或"合法性"问题,其中韦伯尤为重视法律与政治或统治方式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正当性"问题的探讨,韦伯揭示了现代"自由社会"中惟一的正当统治形式"法治"的特征和内涵.  相似文献   
75.
论唐代中央政权对契丹、奚人地区的羁縻统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曾在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普遍设置羁縻府州,其中最早设置的是契丹、奚人地区的松漠都督府与饶乐都督府。唐朝中央政权通过营州都督府、东夷都护府和平卢节度使对松漠、饶乐二羁縻都督府相继进行统辖和管理,负责抚慰、安置羁縻府州的部落;以武力维持边疆稳定与安全;管理二都督府对唐廷的朝贡以及与边地州县之间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对契丹、奚人地区的统辖,唐朝曾一度对松漠、饶乐二羁縻都督府实行留宿卫、驻兵与和亲政策。唐朝设置羁縻府州以后,促进了契丹、奚人社会的发展进程,为其日后由部落联盟阶段直接向封建社会飞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6.
在政治思想史上,虽然亚里士多德并不是第一位正式提出政治合法性概念的学者,但是正如哈贝马斯所言,政治学理论从事合法化统治兴衰存亡的研究却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在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与论述中,在他对各种政体的原则特性、生存维系的方式、蜕变消亡的历程的探讨中都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政治合法性思想,对于现代统治秩序中政治合法性的建构来说,至今仍有着不朽的价值与启示.  相似文献   
77.
治理对话统治--一个政治发展范式的阐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作为本文阐释对象的“治理”是新保守主义政治视阈中的治理理论,可以称之为“治理话语”。治理话语抵抗政治学知识中统治的独霸地位,以网络治理为核心拓展了民主自治思想,并以宪政改革作为价值实现的保护带,成为民主统治之后政治学知识再生产的新选择和政治发展新范式。  相似文献   
78.
日伪统治时期,棉花作为重要的军需产品,其种植和生产受到日伪当局的高度重视.作为具体的增产目标,1933年,伪满洲国制定了20年棉花增产计划;1937年以后,日伪进一步加强对棉花的掠夺,重定棉花增产对策;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为了确保棉花供应,采取强制性的行政措施.指定的植棉地点,必须强行种植.对完不成棉花出荷的棉户,施以酷刑,棉农售棉时更是百般刁难,压等压级,克扣极为严重,棉花从生产到分配全部被日本人控制.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棉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79.
传统民本思想经历了萌芽、形成、成熟和展拓深化的发展过程,其固有的内在矛盾影响中国政治统治几千年,并继续发生影响.毛泽东以人民民主专政的方法基本上解决了其内在矛盾,但不够彻底;邓小平在继承毛泽东的基础上,用"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又一次超越;江泽民在总结毛泽东、邓小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主张,并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较为彻底的超越.  相似文献   
80.
“天下为公”是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分田 《阴山学刊》2003,16(3):55-61
公天下论是中国古代影响最大的政治理论之一。它的主要内容是君主论,着重回答设君之道、为君之道和择君替君之道等重大政治理论问题。"天下为公"既论证了治权在君的合理性,描绘出"圣王之制"的理想政治蓝图,又为君权的存在与行使设置了条件和规范,还为政治批判提供了价值尺度。立君为公、君位为天下之公器、君道尚公、天下非一家一人私有等思想是中国古代统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表明,中国的帝王观念有其精致、周到之处,甚至包含着许多超越时代的政治理性。以往的思想史研究对这个特点缺乏深入细致的分析,这是需要改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