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65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14篇
管理学   9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21篇
人才学   14篇
丛书文集   487篇
理论方法论   129篇
综合类   1318篇
社会学   13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4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3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86篇
  2014年   150篇
  2013年   137篇
  2012年   151篇
  2011年   186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61篇
  2008年   196篇
  2007年   151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91.
孟悦、戴锦华的《浮出历史地表——现代妇女文学研究》一经发表,便引起广泛的关注,成为当时妇女文学研究中影响最大的一部著作。这部以女性主义视角和立场写作的文学史著作,以其新颖的思考方式、深刻的洞见对现代女性写作和八十年代之后的女性研究提出了具有原创性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2.
邵楠 《经营管理者》2011,(7X):322-323
范达娜.席瓦是生态女性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其独特的性别与生态的视角下对当代社会存在的重要的政治、经济以及意识形态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性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3.
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在小说《伊甸之东》中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本文借鉴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细致分析,把这些母亲形象分为三类讨论,即伟大的母亲、受压抑的母亲以及扭曲的母亲,以期揭示母亲形象的丰富性,加深对20世纪前后美国女性生存境遇的了解。  相似文献   
194.
后殖民女性主义是女性主义的一个重要分支,将性别与民族纳入身份的思考中,呈现出极有价值的理论空间,本文在详尽的研究资料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出海内外的后殖民女性主义研究整体面貌,对于我们进一步把握和利用该理论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5.
在《飞越疯人院》这部小说中,作者肯.凯西塑造和刻画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形象,一类是以"大护士"、哈丁的妻子、比利的母亲等为代表的强势"妖妇",另一类是"大护士"的助手小护士、麦克默菲的女性朋友等温顺"天使"。小说中女性形象并置,通过赋予强势"妖妇"话语权和行动权,通过剥夺温顺"天使"的话语权,肯.凯西颠覆了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196.
社会性别——西方女性主义理论的中心概念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社会性别这一概念形成于 2 0世纪 6 0年代第二次女性主义浪潮时期。几十年来 ,作为女性主义理论的一个中心概念 ,它在探索妇女受压迫的原因、不平等性别关系的形成以及推动妇女的思想解放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 ,这一概念也不断受到来自女性主义内部与外部的批评与质疑 ,受到各种新的思潮的挑战与影响。  相似文献   
197.
文章主要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文坛领军人物威廉·迪安·豪威尔斯的短篇小说《伊蒂萨》中的人物描写。小说通过对传统人物的嘲讽描写,表现出人物独特的心理情态和行为动机,体现了豪威尔斯对当时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萌芽的敏锐洞悉,以及他对此所持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98.
女性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法国,女性主义者透过实践诉求两性平权的社会,试图让女性从"父权制"中解脱出来。1970至1980年代开始,社会工作者将女性主义观点应用到实务工作中,从而产生了女性主义社会工作。女性主义社会工作通过对传统社会工作的批判,对其专业性进行了重塑,让实务者不仅使女性在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社会支持等方面得到了提高,也使女性在宏观的社会关系变革中得到了发展。  相似文献   
199.
从女性主义角度对《远离尘嚣》进行解读发现,哈代塑造的女主人公形象超越了父权传统,说明他对女性怀有深切的关怀与同情,但同时他也无法彻底摆脱父权意识的束缚,其笔下的女性形象依然渗透着男性的主观意识和偏见。这是女主人公反叛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00.
章琦 《现代妇女》2010,(7):83-86
萧红小说恒久的艺术魅力就在于萧红以女性特有的“细致的观察”和心理体验,用女性声音对东北农民物化的生命形态予以深刻的揭示。本文从萧红女性诗学所建构的文本与语言两个方面对萧红的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