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87篇 |
免费 | 221篇 |
国内免费 | 5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3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207篇 |
人才学 | 9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657篇 |
理论方法论 | 317篇 |
综合类 | 5545篇 |
社会学 | 340篇 |
统计学 | 3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9篇 |
2023年 | 186篇 |
2022年 | 163篇 |
2021年 | 252篇 |
2020年 | 176篇 |
2019年 | 185篇 |
2018年 | 78篇 |
2017年 | 142篇 |
2016年 | 171篇 |
2015年 | 249篇 |
2014年 | 455篇 |
2013年 | 397篇 |
2012年 | 523篇 |
2011年 | 605篇 |
2010年 | 564篇 |
2009年 | 521篇 |
2008年 | 649篇 |
2007年 | 602篇 |
2006年 | 517篇 |
2005年 | 486篇 |
2004年 | 510篇 |
2003年 | 395篇 |
2002年 | 436篇 |
2001年 | 307篇 |
2000年 | 236篇 |
1999年 | 138篇 |
1998年 | 89篇 |
1997年 | 80篇 |
1996年 | 50篇 |
1995年 | 37篇 |
1994年 | 20篇 |
1993年 | 17篇 |
1992年 | 21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5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3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102.
袁方教授是我国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的领军人物,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创会会长。他有深邃的社会工作教育思想,他认为社会工作是以社会学为理论基础,以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为依托、面对困难群体需要的专业社会工作。社会学是社会工作的宏观视野,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是开展社会工作的制度依托,专业社会工作是切实达致解决困难群体问题的手段。他认为社会工作应该走专业之路,社会工作教育要与实际部门密切结合。他的思想在社会工作专业恢复重建中发挥了指引方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华强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0,29(4):10-14
四川省泸州市报恩塔建于绍兴十八年(1148年)。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重檐七级楼阁式。塔平面八角形,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有许多的深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保存完整,为泸南安抚使冯楫为报母恩而建。报恩塔深刻体现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不仅具有传承佛教文化,弘扬"孝"文化的功能,还具有保护景观和丰富日常生活的功能。如今通过对其进行包装,可以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使其成为泸州的名胜景观,提升旅游景点品位,从而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徐志兴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5(2):28-32
萧龙士先生是近现代中国画坛上屈指可数的百岁书画家之一,他在自己长期的艺术实践中,把德、艺、寿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他对德与艺、德与寿之间内在联系的阐述,不仅清晰、明确,而且展示了一个新的理论高度。他既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秀的艺术作品,也给我们传递了他宝贵而朴素的美学思想。文章试从"敬天尊地,尚友师今"、"仁者爱人,宁静致远"、"追真求朴,法厚贵重"等三个方面,对萧龙士先生的书画艺术和美学思想作点粗浅的探讨,以期对萧龙士先生的研究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6.
107.
董学文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8(2):9-17
"实践存在论美学"没有把"实践美学"推向前进。"实践存在论美学"借助现象学和海德格尔存在论,把本体论存在论化,把马克思人道主义化,并回到了人性论和人本主义的历史观。"实践存在论美学"力图超越传统本体论,实际上陷入更深的形而上学。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源,是它在选择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时发生错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和时代化,仍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作指导。 相似文献
108.
在对庄子美学思想的自然、虚静、逍遥三个主要特点解读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其对中国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并以"源"、"神"、"游"、"玄"四字从山水画的形成、理论、意境和笔墨诸方面,深入分析中国历代艺术家如何感悟庄子美学思想并将其完美融入创作中,最终创造出意境高远的无穷艺术化境。 相似文献
109.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0(3):F0002-F0002
宝鸡文理学院法学研究所成立于2009年4月,是为适应学院法学专业学科建设的需要而设立的法学研究与法学教育结合的专业学术机构,由杨文杰教授任所长,田东奎教授任副所长。研究所拥有一支中青年教师组成的具有较强研究能力的学术梯队,现有研究人员9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其中绝大多数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同时聘请了公检法司部门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30余人为特邀或兼职研究人员,并面向国内外广纳高层次人才。研究所下设宪政研究室、水权研究室、刑法研究室、疑难案例研究室。 相似文献
110.
黄强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3)
<李渔美学心解>贵在"心解",既是李渔美学思想的解读,也是由此延伸而导致的作者性灵的展示.全书将李渔的美学思想置于中外美学的宏大视野中进行考察,实现了李渔审美文化理论与当代美学的对接,发现和挖掘李渔美学中具有历史前瞻性的理论资源;既有随笔的可读性,又有学术的研究性,并呈现出纯净的学术氛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