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09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23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696篇
理论方法论   100篇
综合类   794篇
社会学   3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80篇
  2012年   88篇
  2011年   102篇
  2010年   103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15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134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3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由于传统形而上学的主题是“存在者在”而不关心“无反倒不在”,所以它“遗忘”了存在,随着基础存在论尝试使此在“说”出存在的最终失败,存在论就陷入了“解构”自身的危险境地,其实质是现代性的暗中操作。存在论必须在现代性问题中为自身的合法性提供证明,而这直接就是如何适当安置现代性的问题。黑格尔哲学以思辨真理的形式建立了现代性问题的完整领域,所以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与黑格尔思辨哲学展开了积极的对话。不同的是,马克思瓦解了黑格尔的内在性领域,将现代性问题拉回到“政治—经济”场域,从而构建了“政治存在论”;海德格尔则以更精妙的方式“重演”了黑格尔的“思辨哲学”,将现代性问题收敛在对艺术作品的“体验”中,推出了“艺术存在论”。二者以全然不同的方式完成了对存在论的合法性论证,适当安置了现代性,由此在海德格尔的“艺术之思”与马克思的“政治之思”之间发生了持续不断的“存在论”“争执”。  相似文献   
62.
马克思首先是一位革命家,然后才是伟大的思想家。马克思的一切理论活动都是他参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特殊方式。因此,对马克思关于美的问题的思考就不能局限于传统美学的范围内来考察,而要在它与无产阶级革命、共产主义之实现的理论框架内来给予疏解。  相似文献   
63.
张贵红  郭明哲 《理论界》2012,(11):104-106
阿姆斯特朗等人反对以刘易斯为代表的自然定律的常规理论,提出了形而上学的自然定律观,将自然定律看作一种必然的关系。然而,形而上学定律观也遇到了许多批判,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疑问。  相似文献   
64.
马克思哲学通常被理解为是对黑格尔哲学的"颠倒"。但实际上,我们看到,理解马克思哲学的最可靠的方式是那种能够终止形而上学地思考它的方式,我们可以将其与近两个世纪来最伟大的现代性批判相比,它揭露了自由主义及其诸原则(个人主义、民族主义、工具理性和现代认同)的真正构成是形而上学性质的,因而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是与终结形而上学联系在一起的,它是建立在对现代性镜像的批判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65.
马克思的特殊规律观强调规律的条件性和历史性。它的方法论基础是唯物辩证法。把握特殊规律、构建特殊原理是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66.
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通过对"幸福"概念的批判,否定了以获得幸福为目的的功利主义思想确立的道德准则及其确立根据,并强调了基于义务论立场的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但诸多伦理学家却认为,康德在论述其道德形而上学过程中是借助了功利主义的一些基本原则,因此,他们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义务论立场提出了质疑,并由此为康德所否定的功利主义思想的合理性进行辩护。通过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分析,我们认为,这实际上是对康德道德形而上学的一种误解。康德尽管并不排斥幸福,但却坚定地反对将幸福作为道德的根据。康德是将道德准则建立在理性存在者的自由意志基础之上的。我们认为,康德的道德形而上学是义务论的,是义务论中最具典型性的道德哲学。  相似文献   
67.
普特南通过意向性问题深入实在论研究,分析了形而上学实在论的缺失,指出意向性的非还原性和开放型的构造,并且把意向性延伸到逻辑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在这个基础上,普特南试图通过消解实在与心灵之间的分界面来避免实在论的二律背反,进而从内在实在论走向直接实在论。  相似文献   
68.
无论being(Sein)一词本身是不是系词,一个不争的事实是:系词含义是它的主要含义。最保守地说,至少它字面上就有系词含义。所以,应该将being译为"是",应该在汉译字面上体现出它的系词特征和系词含义,并且应该主要在系词的意义上理解它。谈论being的翻译,也应该考虑系词的意义,即使认为应该将being译为"存在"并为这样的观点辩护,也应该在系词的意义上谈论"存在"与being的关系,而不应该回避系词的谈论,或在系词的问题上避重就轻。Being及其相关问题,包括其系词含义的问题,并不仅仅是语言学和逻辑学的问题,而是哲学本身的问题,是形而上学中最核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9.
解构的魅力与魔力——评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得与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里达用自己毕生的学术生涯,来拒斥西方中心主义,尊重"他者"文化,关切弱势人群和边缘人群,这一切都将成为人类珍贵的精神财富被永远保存.然而,德里达的学说复杂艰涩,歧义丛生,其中也有不少令人遗憾之处.反复阅读其文本,审视其立场,对未来东西方文化的建构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70.
科学的核心问题是合理性问题.有关科学的一切问题及思考无不与合理性密切关联.合理性不等于理性.合理性在于运用理性和非理性的一切手段和方法达到某种最佳目的.其实,理性和非理性的划分也只是宏观层面的二分,这一直被看成是相当重要的.因为,一般看来,理性无疑是科学的主导和统帅.但是,当我们转换视角,就会发现,以逻辑为内核的理性不可能单独完成对科学的构建,没有非理性因素,包括心理的、社会的因素的介入,也就没有今天的科学.理性和非理性就像王子和公主的舞蹈,只有在和谐的旋律中相互配合才能达到至美的境界.从学理上讲,一切过分强调理性或过分强调非理性的关于科学的观点都是错误的,但是,这与我们今天仍然强调理性对于科学的重要性并不矛盾.在一个缺乏理性或理性发育不健全的社会中,有良知的学者仍然需要大声疾呼,为理性鸣锣开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