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40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33篇
管理学   209篇
劳动科学   9篇
民族学   111篇
人才学   75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106篇
理论方法论   348篇
综合类   3284篇
社会学   383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78篇
  2021年   88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71篇
  2016年   89篇
  2015年   179篇
  2014年   316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36篇
  2010年   330篇
  2009年   363篇
  2008年   410篇
  2007年   312篇
  2006年   29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51篇
  2002年   248篇
  2001年   190篇
  2000年   181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62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这一重要的命题,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古代哲学和诗学研究。随着西方语言学理论的传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思考并着手试用定量的分析方法,以传统风格范畴的形成作为观察的起点,从描写和分析传统风格范畴的特征切入,寻找构成风格美感形态的基本因子为最终目标,来破解那些被认为不可言传的言语事实。  相似文献   
42.
刘章 《中华魂》2013,(1):64-64
春到人间芳草生,长柔短健沐微风。天然动态天然韵,双目留连两耳听。  相似文献   
43.
美是对事物的肯定的判断,是人类价值追求的导向,是人们求真向善的产物。审美教育是教给人认识美、感受美的能力,以美化性,以美启善,从而陶冶人的品德和心性。学校教育应该重视审美教育的价值,把美育放在重要位置上来。  相似文献   
44.
朱湘和戴望舒二人在追求诗歌外在音乐美上找寻的路子是相同的.戴望舒在后期转而追求诗歌内在音乐美,这种前后诗艺观的变化正是戴望舒在朱湘探索基础上的发展.他们在诗歌探索中从各自的情感经验出发,将诗歌的音乐美推向极致,并形成互为补充、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45.
陈屹 《船山学刊》2011,(3):15-19
萧萐父以"破块启蒙"、"六经责我开生面"为主旨切入船山哲学,以气本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气化流行的自然史观过渡到理势合一的人类史观,归结于创造"积而成乎久大"的人文世界,突出船山哲学"首重人极"的人文主义性质,彰显其人格美,视船山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46.
武帝时期是汉代进行礼乐建设的重要时期,也是将“政治与美”加以联系并进行明确理论表述的开端.在“大汉继周”观念的统驭下,士人阶层积极复兴周代礼乐.尽管这种复兴带有“想象性”成分,但客观上却为文化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美政”理论的成熟提供了现实土壤.董仲舒是“美政”观念的主要建构者,在其理论体系中,天地秩序、道德良善、感官愉悦成了风俗美、政治美的应有之义.同时,以“同类相动”为思维指导,天地、道德、感官构成了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使“美政”观念具备了理论的周延性.  相似文献   
47.
本文认为 ,诗美是一种诗的主体的自由美。尽管关于诗的自由美的表述 ,西方现代诗学的纯美概念与中国古代诗学的逸美概念多有差异 ,但作为异中之同 ,二者都主张 ,诗的自由美必须通过主体的不断超越 (超物、超世、超我 )才能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48.
郭店儒家简的人性论既非孟子以道德心立论的性善论,也非春秋典籍中"生之谓性"意义上的自然人性论,而是以情感和血气为内涵的情气人性论.郭店儒家简通过肯定人类"情气"之相同性而肯定人类具有共同人性,通过分析人人所具之真诚情感而肯定人类具有善良之情感"美情",而因有此"美情"之存在,遂使道德教育与人性之完善发展成为可能.因此郭店儒简人性论实为春秋自然人性论到孟子性善论之间的一个过渡环节,也是理解孔子到孟子情感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关键,具有重大价值.  相似文献   
49.
对于徐志摩的诗歌,人们多以韵律的轻盈、意象的新颖美妙以及艺术风格的飘逸灵动论之,至于其中蕴含的绚丽色彩、风格各异的绘画艺术却没有人提出来专题探讨。本文从诗歌意象的组合、色彩与个性情感的关系、西洋画与中国画的艺术表现方式及绘画美的动态表现四个方面进行论析,阐释徐志摩作为天才的诗人与学者,如何在诗与画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中寻求契合点,成就其诗歌艺术的绘画美。  相似文献   
50.
美岱召大雄宝殿后佛殿壁画的西壁下部有一组蒙古贵族供养人像壁画,据考为阿拉坦汗家族供养人像,画面中的主要9尊人物按照其身份的等级阶次,大小不同,位置有别,反映出了有关明清时期土默特蒙古族服饰、习俗、音乐。壁画重绘时间应晚于林丹汗时期,重绘的最大可能是旧壁画所绘的尊像是其它教派宗教领袖,作为黄教寺院供奉着他派或敌对派别宗教领袖,这点黄教是不会接受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