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综合类   7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1.
本文独辟蹊径运用感心理学挖掘亚哈之死的深层次原因,借用其感反应理论,即后退、躲避、攻击自我和攻击他人以及于欠债理论指出亚哈采取应对感最为极端的攻击他人的办法以及于欠债的心理最终把自己推入了死亡的深渊,进而说明感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与"耻"的关联与区分隐蔽着"耻感难题"的某种始源性的信息. ""的现代性命运可以概括为构成其深层根据的本体世界在存在论或本体论基础上的被瓦解,这是以现代人所经历的形而上学根基的丧失为典型表征的.世界"去化"是耻感丧失其"天然家园"的历史与逻辑.它必然历史地同时也是逻辑地使耻感在现代人类型和现代世界类型中成为一种现代性建构.我们今天要面对的,不是为耻感和荣辱观寻找某种绝对不变的形式原理,而是在一个"去"的时代、在一个"渎神"和"祛魅"的时代,真实地面对耻感重建的条件.这乃是我们所指证的荣辱的初始条件:作为现代人之质料条件的自由,即可为人所依赖的"物";作为现代人之形式条件的时空,即由人之在"此"的一种时间延迟而出的某种世界性收纳.  相似文献   
13.
14.
在现实的困窘和生存的压力下 ,中国知识分子启蒙和救世的责任受到怀疑和拒绝 ,个人性开始隐匿并陷入一种绝望的境遇 ,他们彻底放弃了坚守着的精神立场 ,试图谋求与现实社会的任何妥协可能 ;理想主义在粗鄙化的现实中变得面目全非 ,肉体和灵魂的分离使“惶恐”、“痛苦”、“媚俗”等精神撒娇成了从精神立场上撤离的知识分子个体生命的基本姿态 ;拒绝媚俗就是要回复人的感 ,以提高生命力并完成对个体自我精神尊严的呵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