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62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43篇
管理学   523篇
劳动科学   23篇
民族学   154篇
人才学   42篇
人口学   16篇
丛书文集   906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1952篇
社会学   215篇
统计学   173篇
  2024年   47篇
  2023年   186篇
  2022年   142篇
  2021年   198篇
  2020年   202篇
  2019年   148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295篇
  2013年   204篇
  2012年   239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02篇
  2009年   201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65篇
  2005年   127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94篇
  2001年   9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71.
72.
不同类型的"群己权界"乱象会形成不同的村霸类型,当乡村社会的内部公权力践踏个人权利时,会形成内生型村霸;当国家公权力僭越个人权利时,会产生嵌入型村霸;当多种情况并存时,会形成复合型村霸。村霸的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权力运行机制,总体表现为内生型村霸的权力闭环机制、嵌入型村霸的权力外扩机制和复合型村霸的权力裂变机制。根治村霸问题要加强党的支部建设,突出第一书记地位;打击微腐败,深挖保护伞;疏浚利益表达渠道,破除乡村"能人"权威;增强维稳力量,形成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73.
中国政治传统中积累了深厚的立国智慧,注重统一、安定之后的政教重建。古典革命本身意味着社会政治风化的向善提升、最终指向政治共同体精神的教化变迁。更化就代表了政治体致力于善治的文明化转变。儒家传统对于更化有全盘复古和与时损益两种激缓进路,渐进调适论在历史中更显出实践稳健性。政治更化着眼于立国构造中政治精英群体的养成,以此影响立国精神与政治权力再分配,体现出兼顾政治信念与宪制结构的治体论意识。文教振兴因此有其宪制蕴涵。更化立国的政治技艺,避免全盘复古的激进变法冲动,也避免将政治转型急切聚焦于政体制度的大规模改变。这是我们理解中国政治变迁的关键维度。  相似文献   
74.
75.
76.
77.
78.
研究群知识的形式模型有助于澄清抽象的哲学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然而,目前群知识的形式化的处理方法和哲学所讨论的群知识是相脱离的。对群知识的形式化的定义可称为集体知识,是关于公共问题的分布知识以及公共知识和全分布知识之间的桥梁。所有的知识都是基于对主体的不同概念的区分而获得的。为了对认知群和集体知识进行模型,需要引入新的克里普模型,即认知群模型。定义一个好的群知识有助于对基于群知识的更高层次的哲学讨论。  相似文献   
79.
微信由社交平台走向电子商务,微商已经成为许多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场景之一。一个微商群在日常互动中通过拟亲属称谓、营造仪式感、设计荣誉体验、生活化聊天等方式将社交与商业活动融合,用隐喻家庭成员和家庭关系的方法将不同背景和不同职业的群成员拟制成类家庭,在线上商务活动中延伸了人与人之间的强关系。这种关系的构建与维持虽然在新的生活场景中展开,但仍然延续和继承着人际关系的旧规则。  相似文献   
80.
王船山政治伦理思想是明清之际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发展的新成果。在治理思想上,王船山创举式地体贴出"治统"范畴,以"治统"和"道统"的辩证关系,解决了政权"合法性"问题;在政治理念上,王船山从儒家德治传统出发,大胆地呼吁"许之以民主可也",开创了中国近代民主思想之先河;在治理形式上,王船山反思了君主专制的弊端,提出了"环相为治"的权力平衡机制,"虚君"、均权、监督的思想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的思想源泉。王船山的政治伦理思想,以其特有的理论光芒,成为中国古代政治伦理思想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