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胶州湾事件是近代中国重要的对外交涉事件之一,对晚清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翁同龢作为奉旨办理该事件的重臣,因对近代外交懵懂无知,既不了解德国的最终欲求,也不了解德俄之间的相互勾结,在整个交涉过程中,不明就里,处处被动。胶案发生伊始,一度寄希望于俄国的帮助,主张联俄;而后,基于对德交涉比较顺利,转而反对俄舰来华。而在与德国的交涉中,本来想减少损失,提出“另指一岛”,结果却步步落入德国租借胶澳的圈套。翁同龢办理该案可谓心力憔悴、屈辱备尝。而他因办理胶案激发出来的对中国变法重要性与急迫性的认识,与甲午战后酝酿多年的维新思潮产生共鸣,成为维新思潮在戊戌年走向实践的重要背景。  相似文献   
12.
张岩岩 《理论界》2010,(8):123-125
在君为臣纲的封建时代,人臣之高贵,无如帝师。而翁同龢以两长帝师、教育贤君被传为佳话。本文以翁同龢教授同治、光绪皇帝为背景材料,通过对其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效果等方面改革的阐释,略述他的教育思想,以期对当代的教育改革有更深一层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刘刚 《领导文萃》2014,(13):89-93
正湘人皆有虎气。独坐江山如虎踞,枪杆子里养精神,此为曾氏;时来我不先开口,运去哪个敢作声?更似左公。李鸿章居江淮似狐狸,手握江南,坐于渤海湾,与慈禧同治,共朝廷"合肥"。人们说李鸿章误国,多责以甲午战事,其实甲午战败,是李与慈禧同治所致,是慈禧先误了李,李才误国的,李固难辞其咎,但根本还在慈禧。可推倒左宗棠,则是李与慈禧合力,而主动权握在李手里,掂量轻重,拿捏分寸,予夺生死,皆出于李的手筋。  相似文献   
14.
吴璇 《学术交流》2007,(9):17-21
先秦时期,很多典籍都论及"和"这个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作为音乐美学范畴的"和"的意义和价值,必须着[于"和"的意义]变,对"和"进行考证与辨析。"和"的意义演变历程为:1.从单纯的乐器意涵,引申为调和、应和之义;2.衍生为具有政治伦理性意涵;3.又衍生为哲学上宇宙生成的意涵;4.转化为道德人格修养极成之境。  相似文献   
15.
清流派与甲午战争@张登德$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北京100875~~  相似文献   
16.
谢俊美编《翁同龢集》,收录国家图书馆藏《常熟翁氏家书》中的翁同龢家书,是研究翁同龢生平活动和晚清社会的重要资料,亦是全面研究翁氏家族的第一手资料。但其家书系年错讹颇多,文字释读亦有误处。选取国图藏光绪十三年翁同龢致翁斌孙家书系年有误者,重新释读、考证,请方家学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优秀的历史小说家总是能以现代意识烛照传统文化和历史情境,能在作家意识与史家意识间找寻到和谐的叙事节点.安徽作家潘小平的<翁同龢>就是近年来当代文坛不可多得的一部历史小说佳作.作家以文化观照与反思为本位,由翁同雠这一历史人物发掘出了晚清社会纷繁复杂的历史情感、文化生态与人生命运.  相似文献   
18.
李晨 《老人天地》2014,(7):34-35
<正>120年前,甲午战争爆发,清王朝战败,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割地赔款。在120年后,我们重新审视——四万万人齐下泪1896年4月17日,一位年轻人窗前观雨,凝神良久,挥毫写下了一首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这个人叫谭嗣同,这一天四万万人同一哭,因为它是签订《马关条约》周年之日。  相似文献   
19.
20.
我初次看到时卫平的绘画作品,是在第2届全国青年美展,他把小说《百合花》的故事情节缩编成了一套组画,用水粉来完成。构图和造型都不错,值得称道的是色彩,用了明快、纯净的灰色调,把战争中的江南风物那种淡淡的忧伤表现得恰到好处,令人耳目一新。原作者的故事背景可能是在苏中、抑或是苏北,可是在时卫平的笔下,便自然而然地置入了苏南的景物、读来亲切感人,这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家乡情结。时卫平出生于人称鱼米之乡的常熟。常熟自是出产文化人的地方,此处,不止有水,亦有山,那水、那山莫不饱浸着浓浓的文化气息。虞山不高,却有灵气,山有言子墓供人凭吊,画家黄公望和清代中后期占领中国画坛的"四王"亦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