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5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8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31.
沈卫威 《江汉论坛》2006,(10):97-101
郭斌龢是“学衡派”的后起之秀,精通中西学术之源,完善的中西合璧式的教育和融合新旧的学识,使得他和《学衡》“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文化精神一拍即合,并成为“学衡派”的主要力量。随后他又把自己的思想理念体现到大学教育之中。  相似文献   
32.
正两代帝师翁同龢的故里常熟,有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那就是江苏省常熟市实验小学。学校始建于1907年,奠基人宗秀松女士,清末人,本县早期的女教育家,《常熟市志》、《常熟教育志》都有她的传。她原在苏州执教,于民国三年(1914)应邀返里,出任海虞市立女子初等小学校长,校址由小塔前迁到学前街泮宫,这就是实小老校的前身。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新校区位于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占地65亩,建筑总面积4万平方米。  相似文献   
33.
正早年做过秘书的冀文林、郭永祥和李华林等高官的相继落马一时引起人们对于秘书一职的热议。说起来秘书一职,在古今官场上的功能主要是辅佐主要官员,它与官员相生相伴。从历史演变来看,秘书诞生于民国现代行政机构的产生。但是,它与古代幕僚一脉相承。师爷,也称西席,就是清代对官署幕宾的尊称与俗称,其实也就是清朝官吏的秘书。众所周知的"绍兴师爷"就是明末清初以来的一个重要的秘书群体。他们身处权力中心,虽  相似文献   
34.
清末著名政治家翁同(龠禾)40余年的宦海生涯,正当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艰难过渡,由洋务思潮向维新思潮递相流转的重要历史时期.其思想演进的历程大体上涵化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追随社会变革步伐,趋时更新的走向;但究其思想取向,有着因循保守的特征.这一融新旧于一体的思想,烙下了过渡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35.
《翁同龢文献》与中日甲午战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翁同是晚清重要的历史人物 ,曾先后担任刑、工、户诸部尚书 ,两度入值军机处 ,且为同治、光绪两朝帝师 ,对清廷最高决策发挥重大作用。《翁同文献》甲午战争部分披露了大量的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清廷最高决策层情况的第一手资料 ,解开不少历史谜团 ,具有不容置疑的史料价值 ,它的出版 ,必将对中日甲午战争史的研究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6.
板桥霜 《领导文萃》2014,(18):90-94
正国人讲究"为尊者讳",仅仅凭借简单史料,揣测李鸿章、袁世凯、孙中山、光绪皇帝、慈禧太后……这些历史人物当年在甲午战争之时的立场,很可能是不准确的,但里面也不乏一些可供借鉴的内容。甲午战争前夕,左右清朝的政治势力,主要为湘军、淮军、清流及满人统治集团这四大政治集团,且内患不亚于外患。表面上看,湘军早已式微,李鸿章所领导之淮军一系,风风火火地搞了多年洋务运动,一时风光无两,但却是枪打出头鸟,  相似文献   
37.
清末著名政治家翁同 4 0余年的宦海生涯 ,正当中国由传统向近代艰难过渡 ,由洋务思潮向维新思潮递相流转的重要历史时期。其思想演进的历程大体上涵化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 ,追随社会变革步伐 ,趋时更新的走向 ;但究其思想取向 ,有着因循保守的特征。这一融新旧于一体的思想 ,烙下了过渡时代的印记。  相似文献   
38.
知止     
唐山风 《中华魂》2017,(9):49-49
在江苏常熟翁同龢故居的门前,有一块牌子,上写着:"人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相传这是翁同龢写的一副对联,非"端人正士"不交,非"古画奇书"不收,显示出此宅主人的境界和品德,确有清正高雅之处。我知道翁同龢是清代的两朝帝师,主持过很多军政大事,但不知道他家四代为官,而且是父子帝师、父子宰相、兄弟封疆、叔侄状元、四世翰林。更让我吃惊的是,在常熟这个地方,自唐至明清,竟然出过8个状元、4个榜眼、5个探花、486个进士。这在全中国,也堪称是人才和官员最密集的地方。  相似文献   
39.
从历史叙事面临的困境入手,探寻当前历史叙述回归理性的可能性途径,进而从重建历史人物的真实,营构历史情境的真实,回归真实的历史精神几个层面深入分析了潘小平长篇历史小说《翁同龢》之于当下历史写作的意义,并分析指出回归历史的真实性是历史言说走出困境的必由选择。  相似文献   
40.
<正>《匏庵雪咏》图卷是海外回流的一件珍贵文物,由文徵明(1470-1559)书引首、周臣(?-1535)绘设色盈尺小卷、吴宽(1435-1504)诗四首,及晚清金石学家王懿荣(1845-1900)写给翁同龢(1830-1904)的信札连缀而成,诗书画合璧,不仅为难得的明代吴门三大家合作,同时还记录了晚清乱世中一段可歌可泣的师生情谊。笔者在这里尝试对本件作品作一番考证,并浅析其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