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31.
小农经济作为中国几千年封建农业经济的载体 ,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作用如何 ,理论界始终评价不一 ,而且多数论者持否定态度。本文通过宏观地、历史地考察 ,得出以下认识 :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 ,而且是进入铁器时代之后简单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正常组织形式。在中国历史进程中 ,小农经济在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它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一定的进步性  相似文献   
32.
古代彝语民间戏剧《撮泰吉》,反映了西南远古氏族社会末期锄耕农业与私有制产生的全面情况。据清初基本定型的彝语台词重译。  相似文献   
33.
成都作为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试验区,2008年正式启动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耕保基金是成都市改革中提高农民收入和破解农民社保、养老资金难题的新思路。目前这一做法已初见成效,但还应当注意对农民利益的保护、改革中坚持市场化原则等问题。  相似文献   
34.
湘西苗族民间舞蹈是苗族人古老的原生态艺术表演形式,融舞、歌、戏为一体,构成了独特的苗族文化生态群落.湘西苗族民间舞蹈的生发、承传和发展,与楚巫文化、耕猎文化、歌乐文化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35.
正《东岳论丛》杂志是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062/C。最近,有人假冒《东岳论丛》编辑部名义约稿并收取费用,严重损害了《东岳论丛》的声誉,造成了恶劣的影响。为此《东岳论丛》编辑部特严正声明:编  相似文献   
36.
新时期农业经营方式的再小农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农业转型期,政府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存在着经营规模化期望。在地方的农业转型实践中,行政力量主导推动大规模土地流转,形成了以外来资本为主的规模经营主体。然而资本化的规模经营主体,在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竞争性分配中,面临着不断上涨的成本压力,利润空间受到压缩,纷纷转型或退出农业生产领域。资本化规模经营主体的退出,重新释放了村庄经济空间,出现了再小农化的农业经营秩序。不同于传统的小农经济,再小农化是在回归家庭经营基础上新的发展,通过种植结构和经营规模的扩大,形成专业化机械化的经营模式,以家庭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模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论宋、夏在河东路麟、府、丰州的争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夏对麟、府、丰地区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西夏前期,争夺的形式表现为军事入侵和土地侵耕。从北宋对麟、府、丰地区的经营,西夏的军事入侵,西夏侵耕土地以及对缘边蕃户的争夺等方面论述宋、夏在麟、府、丰地区的关系,认为宋、夏在对麟、府、丰州的争夺上,西夏的入侵给西夏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麟、府地区的百姓深受战乱之苦,也加重了河东百姓的负担,但为了抵御夏军,北宋在河西麟、府一带设置的军、城、寨、堡,对今天这里地方城乡的形成有很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开发了麟、府、丰地区。  相似文献   
38.
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是推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央一号文件多次提出要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力度,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促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发展。文章以“丽水山耕”区域公用品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相关质性资料进行编码分析,构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培育模式,并从政府“强引擎”机制与市场“强引擎”机制等五个方面进行模型阐释,提出相关理论命题及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39.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和紧迫任务,家庭美德培育则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家庭已由传统的家户制逐渐转变为“半工半耕”农户结构,并成为新的稳定的农村道德建设基本单位,其美德培育对于促进新时代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和传承中华传统家庭美德具有重要意义。但总体看,目前“半工半耕”农户较为普遍地存在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淡化、个人道德诉求功利化以及家庭德育功能弱化、家庭美德培育氛围不足等问题。亟需弘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重构现代乡土伦理秩序、强化优良家教家风建设、推进移风易俗专项治理等,以消解乡村社会出现的各种道德失范问题,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40.
“过渡型社会”是乡村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个阶段,其形态上具有混合性、阶段性、过渡 性等多种特征,表现为村干部权威弱化、半工半耕、混合文化和原子化半熟人社会,治理上面临治理目标 与治理需求存在张力、策略性应对突出和弹性治理鲜明等多重样态。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嵌入在乡村社 会结构与变迁之中的政治社会过程,其推进应该与乡村社会的性质相匹配,有相应的社会基础支撑,这 一基础不仅蕴涵乡村社会结构的区域差异,还包括乡村社会转型的阶段性。深刻认识过渡型社会及其 性质,对于有效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