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2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51.
魏晋士人园林将可居的现实需求与可游的审美需要结合起来,以山水为核心突出了士人园林独特的文化意味。陶渊明的田园应置于此文化氛围中来考察,他在田园中的居处活动,与其仕隐抉择和人生思考是起伏相印的。与高门士族的山水庄园相比,陶渊明田园具有规模结构之"小"、景观布局之"简"、人与自然审美关系之"和"等特征。依托田园的生命实践,陶渊明表达了以道抗势的道统意识,树立耕隐结合的自由人格,以及称心适性的自然人生观,赋予田园深厚的思想审美意义。田园作为可居可游的文化意象,在陶诗中才开始成熟丰富起来,田园归去也成为后世士人永恒的文化情结。  相似文献   
52.
生产工具的制作水平和使用状况,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耜、石锄、石刀,蚌刀,石镰,石磨盘,石墨棒等生产工具,这些石制农具的产生,反映了当时红山文化原始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53.
《东岳论丛》2015,(2):193
《东岳论丛》杂志是由山东社会科学院主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37-1062/C。最近,有人假冒《东岳论丛》编辑部名义约稿并收取费用,严重损害了《东  相似文献   
54.
在分析了我国当前耕地利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我国耕地持续利用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55.
“人的城市化”研究,应当超越单一的城市视角,发现农村,扩展城市化研究的农村视角。随着打工经济的兴起,中西部一般农业型村庄的农户分化为脱离土地阶层、半工半耕阶层和贫弱阶层,与之相伴随的是农民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村庄阶层分化的背景下,工作生活需求、婚姻挤压和教育竞争等成为推动农民城市化的动力。农民城市化方式是农民家庭有主体性的策略选择,呈现出主动脱离型、动态调整型、被动跟随型等农民城市化的基本类型。农民主体性的“渐进城市化”模式是建立在“半工半耕”家庭生计模式和保护型城乡二元结构基础之上的。实现“人的城市化”战略目标,应当尊重农民的自主选择,推动农民进城的同时也要保护他们的返乡权。  相似文献   
56.
孙中山的农业经济思想主要有三个部分,即农政有官:系统而完善的农业管理制度;农务有学: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耕耨有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业生产率.它极具科学价值,是孙中山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7.
梁堂华 《船山学刊》2010,(2):125-127
安祥禅是由台湾当代佛学家耕云先生创立的一种新兴的居士禅,在人生态度方面提出了"活在当下"、"安分守己"、"践行中道"以及"爱的人生"等观点,显示了禅宗的人生智慧,对于生活在当今社会的人们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8.
介绍了一种通过工作部件的替换和组合即能具有水、旱田旋耕碎土、稻麦旋播、盖籽、开沟和作畦等多种作业功能的新型组合农具.并对该机具进行了技术、经济分析及各项性能试验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该机具是一种设计合理、节省材料和成本的节能型产品.  相似文献   
59.
《郭店楚墓竹简》释文正误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墓竹简《成之闻之》中有一个字,原释文中误释为"加",致使整段话文义不明,难以通读。今将此字改释为"耕",乃"耕"字之原始会意初文,其在简文中是当耕作讲。整段话之文义遂得以畅通无碍。  相似文献   
60.
日本受大陆先进文化的影响,在公元前3至2世纪左右形成了稻耕文化。稻耕文化经过漫长的岁月的洗礼,与当地自然条件相结合,形成了日本人独特的集团意识、敏感性和勤劳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