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979篇 |
免费 | 69篇 |
国内免费 | 1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30篇 |
劳动科学 | 17篇 |
民族学 | 22篇 |
人才学 | 51篇 |
人口学 | 21篇 |
丛书文集 | 327篇 |
理论方法论 | 84篇 |
综合类 | 1040篇 |
社会学 | 227篇 |
统计学 | 4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6篇 |
2023年 | 183篇 |
2022年 | 145篇 |
2021年 | 122篇 |
2020年 | 76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33篇 |
2016年 | 39篇 |
2015年 | 89篇 |
2014年 | 158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02篇 |
2011年 | 105篇 |
2010年 | 90篇 |
2009年 | 76篇 |
2008年 | 113篇 |
2007年 | 76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63篇 |
2004年 | 28篇 |
2003年 | 48篇 |
2002年 | 43篇 |
2001年 | 41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23篇 |
1998年 | 1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乡村数字治理是技术赋能下乡村数字化转型的产物,不仅解构了传统乡村治理结构的单向性,还消解了乡村社会信息传播的局限性,有利于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基于关中H村数字乡村建设的实证考察认为:技术增信的价值共识、技术赋权的主体共建、技术赋能的行动共治和技术互惠的成果共享形塑乡村数字治理的实践逻辑;应以“治理效能”提升为导向,从主体共建、动力激活、资源整合、共生平衡和规则约束等方面探究乡村数字治理的运行机制,以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 相似文献
82.
根据2005年参加江苏省公安派出所所长学校培训人员进行健康体适能状况测试,指标为:身高、体重、BMI指数、血压、俯卧撑及1000米。并与同年龄的江苏省男子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其规律,探讨江苏省公安派出所所长健康体适能的一般规律和主要特征,为全面提高其健康体适能,更好的适应公安工作的需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3.
84.
85.
基于科学发展观视角的低碳经济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容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3(6)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然而一些学者只关注自然(物质层面)低碳经济.需要提出全面低碳经济概念,探讨人的低碳经济活动系统的要素构件在横向和纵向上与其环境之间的作用机制,全面培育低碳经济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和全面低碳经济的主导多维整合思维方式,以实现我国全面低碳经济既快又好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6.
严红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1):74-85
农民动员缺位和参与性不足的“最后一公里”困境是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项目制供给中的政府包揽代建模式内含着行政替代组织的实践逻辑,会由于基层村社组织的失语和脱嵌陷入动员困境,引发项目进村实践梗阻。“赋能型供给”的基层创新实践是对政府包揽代建模式的优化,实现了从“替代组织”到“赋能组织”的逻辑演变。地方政府能够在项目分类基础上,优化项目进村的建管制度,将小微项目下放到村社内部,由行政村和村民小组进行自主治理。“赋能型供给”是政府以村庄对项目的依赖性为基础,通过适度放权和有节制的行政干预,从资源、权力和规则三个层面,以属地化包干、约束型自主和制度化参与实践机制为基层村社组织进行综合赋能,使其成为国家与农民之间的联结中介和动员载体。通过重塑国家—基层村社组织—农民的互动结构,形成一个可以深入农村社会进行强动员的基层组织体系,有效化解“最后一公里”难题,提升公共品供给效率。“赋能型供给”创新实践为项目制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公共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 相似文献
87.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1)
楚平王因楚灵王的虐政引起国内动乱而率陈蔡之师破郢,取灵王而代之。平王即位之初,曾施行了一些革弊兴国的政策,但他不久即昏妄,重用佞臣费无忌,纳媳而娶太子建之妻秦女,轻信费无忌编造的太子建谋权的谗言,株连重臣伍奢父子、逼伍子胥奔吴。楚内乱以后刚趋稳定的政局又被破坏,埋下了日后吴师破郢、伍子胥鞭平王尸的祸根。楚平王在位12年,楚国政治黑暗的两个重要表现是嫉贤害能的“费无忌现象”及由此而产生的“人材外流”现象,这既是楚为吴所败的原因,也是楚以后终至亡国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8.
沈阳化工大学“Hand in Hand”来华留学生项目运用赋权增能理论开展小组工作,旨在提升来华留学生自主解决新环境融入问题的能力,并结合外部力量的支持,激发来华留学生内在力量,为其融入中国高校学习生活的新环境赋权增能。课题组运用访谈法,对沈阳化工大学30名来华留学生开展调研,从人际关系层面、文化融入层面以及自然环境适应层面发现问题及需求,并对“Hand in Hand”项目小组活动进行专业服务反思,通过开展专业项目服务实践为来华留学生增能,帮助来华留学生群体更好地适应新环境,并在更好地适应中国大学生活的同时,为高校社会工作的研究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际案例与方法。同时,采用“一对一”小组座位模式有利于提高活动质量,通过个人优势展示有利于激发自我感觉,应用娱乐化语言学习环境和沉浸式模拟情境,为中外大学生交流提供人际交往场合,强化来华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利用文体娱乐活动增强自我认知感,这些都对赋权增能小组工作实践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9.
90.
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既是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前,自治主体的常态化缺席、两委监管的滞后、乡村认同的淡化以及行政体制的条块分割等问题制约着“三治融合”效能的整体跃升。基于苏北F县“钉治”模式的个案审视发现,技术赋能所具备的实现异地村民的“虚拟在场”、推动两委透明运转、强化村民乡村认同、整合碎片化治理资源等特质有效推动了“三治”的有机结合乃至深度融合。从“技术-制度-价值”三维视角出发,提出技术赋能“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构建的可为路径在于:平台孵化与布局、系统性制度设计和数字理念嵌入等,旨在通过数字治理平台搭建来创新基层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