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民族学   2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12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魏晋玄学以“无”为中心与后现代主义中心的消解既相接近 ,又相背离。后现代主义是在主客体长期尖锐对立之后 ,因为主体的消失其对立面的客体也随之消失 ,实现了主客体的同一 ;魏晋玄学消除天地万物的一切差异 ,实现了主客体的同一。后现代主义消解了一切意义 ,使得语言成为纯粹的能指符号 ;魏晋玄学执着于终极意义 ,从而觉悟到语言的无能和无用  相似文献   
132.
符号统治是鲍德里亚现代性批判理论的复仇源起,符号起义也就成为瓦解权力布控的唯一路径。不过符号的反叛不是消灭符号,而是用象征性符号粉碎权力秩序中的充实符号,实现对部落符号无指涉的回归。但是,"空虚能指"的出场并不空虚,不过是另一种政治交换的图谋。同时,模拟的"完美交换"不仅没有解开虚拟资本的现实性死结,也没有走出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批判场域。  相似文献   
133.
从新的视角重新审视了索绪尔语言符号"任意性"的内涵,提出任意性包含能指和所指联结以及符号与符号联结两个层面的任意性,任意性的构件是多元的,不仅限于所指和能指,阐述了绝对任意性和相对任意性的辩证关系,以及言语和语言的可论证性、任意性的历时过渡转换。  相似文献   
134.
约定俗成表面上看是任意性,拟声词、叹词也因语言的不同而被看成是相对任意的。但是经过逻辑分析以及从汉语的具体实例来看,任意性都是表面现象,其深层藏着很深的理据,也就是声音的历史演变规律和语义的引申变化。在这种证据确凿的考据面前,我们认为理据性是恰当的。但是有时这种深层的理据隐藏得太深,以至于我们在没有获得确切的答案时,姑且认为其关系是任意的。  相似文献   
135.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在诗集《软纽扣》中聚焦语言的基本单位――字词,厘清语言符号的所指,即概念与外在世界的关系,探究何种语词的所指能够最大限度地缩短作者、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距离,让审美主体直接进入对象内部,直观地外化作者隐秘的内在情志,同时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斯泰因的字词实验体现了她对语言本质的哲理思索.  相似文献   
136.
可译性限度一直是翻译理论关注的热点问题.索绪尔的语言理论指出,语言符号的能指是任意的,所指也是任意的,所指的任意性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用以建构概念系统的手段,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们对外部世界任意划分的结果.这一语言的基本属性就决定了不同语言之间语言符号的所指的差异,并导致不同语言符号转换的困难,进而成为对翻译的可译性的限制因素.为克服所指差异造成的可译性限度,人们在翻译实践中运用音译、解释等手段来解决这个难题,而全球化导致的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的加深,促进了不同语言之间所指系统的趋同,从而在客观上将逐渐消解可译性的限度.  相似文献   
137.
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爸爸去哪儿自开播以来,吸引了超高的人气,创造了收视率的传奇。然而,透过举国一片叫好的迷雾,该节目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不隐自现。其实,该节目不过是广告赞助商、电视台和明星父亲们三方合演的一场集体秀而已。节目通过现实的虚拟,展现给人们的不过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而虚拟情节显然与现实生活相去甚远;一味依靠明星支撑收视率,显见了节目创新上的捉襟见肘,并且明星们的做法不具有普适性;对后现代大众口味的曲意逢迎更使得该节目成为碎片化、毫无深度的能指游戏,它并未能提出解决问题的现实途径。说到底,爸爸去哪儿不过是商品拜物教的产物。  相似文献   
138.
符号学是一门总的科学 ,而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本文着重论述了符号学的函义、分析了符号学对语言结构的描写 ,并指出研究语言符号的意义 ,旨在帮助人们认识人类语言的本质和功能 ,揭示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39.
从符号学角度对网络语言旧词新义现象的特点、实质及词义变化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新的所指意义与旧的能指形式具有不同程度、不同维度的关联。探讨了旧义与新义之间呈现的一词多义或同音异义的关系,旧词新义现象产生的外在动因——语言符号的社会性,内在动因——词汇的能指与所指关系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并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了词义变化的认知理据和具体变化方式:词汇符号的意义在本质上具有动态性和模糊性;通过凸显词汇语义框架内的某一要素,或通过概念隐喻、转喻或概念整合,可建立旧的能指形式与新的所指意义的链接。  相似文献   
140.
《东岳论丛》2018,(4):134-141
雅各布森从失语症的研究中得出了隐喻与转喻的两极图式,这个超出语言符号本身的图式被拉康继承并建构到其能指链的运作方式之中。因为拉康改写索绪尔的符号算式之后需要重建意义产生的方式,转喻与隐喻问题就成为他整合语言学和精神分析的关键所在。在此过程中,拉康确立了转喻对隐喻的优先性,并重新阐释了弗洛伊德的"移置"和"凝缩"概念。转喻与隐喻理论为拉康的精神分析提供了基石,成为他解释一系列精神分析现象的有效工具。本文通过对转喻与隐喻问题的阐发,揭示了拉康理论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