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4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8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5篇 |
人才学 | 5篇 |
丛书文集 | 40篇 |
理论方法论 | 15篇 |
综合类 | 104篇 |
社会学 | 79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4篇 |
2014年 | 23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20篇 |
2011年 | 35篇 |
2010年 | 29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24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8篇 |
2005年 | 21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7篇 |
1998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罗麒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2):233-235
郁达夫认为"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袒露自己的心理隐私和人生境遇,自传体小说也成了郁达夫的一个标签.作家对于自身大胆的抒写,无形中为其做传记者提供了充分的资料,但也给人造成了辨析真伪和提炼材料的困难. 相似文献
72.
73.
毛明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6(3):85-89
自传体记忆对于自我、情感、个人经历而言具有根本性意义。自传体记忆是一种整合性记忆,具有鲜明的自我参照性,其内容主要为个人的生活事件。自传体记忆的确定,主要依赖如下发现:婴儿期遗忘;怀旧性记忆上涨;自我参照效应。 相似文献
74.
文章以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为语料,以译林出版社出版的译文为参考,以Halliday的情景语境、评价理论和三大元功能理论为指导,就译林版译文中的漏译误译现象、词汇的不当选择以及语篇连贯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文章的结论是:正确理解原文情景语境内涵为高质量的译文做出了最大的贡献,语篇的情景语境不仅为正确理解句子的概念意义铺平了道路,而且对源语篇中评价型词汇所承载的人际评价意义在目的语文本中进行最大程度的等值转换,还为涉及篇章功能中文译文小句的拆分调序等问题,提供了客观有力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5.
游庆珠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2,(4)
“生活的一课”选自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玛亚·安吉罗的自传体小说《我知道囚禁的鸟为何要歌唱》。主人公弗劳尔斯太太是黑人女性的杰出代表 ,也是“我”的启蒙老师 ,她的生动的一课为“我”的人生打开了新的视角 ,对“我”的一生起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6.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自传体散文作品最高产的作家,无论欣赏他还是批评他、贬低他的人都无法否认,他是一位异常勤奋的作家.“他的自传,是中国知识分子史的重要文件”.自传体文学的产生,是对我国封建时代重权威、多“禁忌”、“讳言”,采取隐忍与压制个性,并轻视社会平民、忽略人的本体作用的传统习俗与械梏的一种自觉破除.留存至今天的许多杰出的自传体散文,几乎都是那个时代应运而生并有意革新、尝试、树立的榜样.郭沫若的自传体散文无疑是其中的排头兵、成功的嚆矢.其文学影响是20世纪二十、三十年代自传写作高潮的滥觞与标杆. 相似文献
77.
78.
79.
80.
陈洁如曾与蒋介石同居七年。1964年,陈由香港人李时敏代笔,以英文写成回忆录。当年,纽约出版界宣称这本回忆录不久就可以出版.但很快悄无声息。直到1990年,才有人从美国胡佛档案馆里发现了这部回忆录的英文打字稿。1992年1月,台北《传记文学》和《新新闻周刊》分别连续译载该回忆录。此后,各种中文版本遂相继问世。总计从成稿到出版,经历了近三十年光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