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40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1篇
丛书文集   77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46篇
社会学   32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价值的根本体现,是人的潜能发挥成为现实的过程。人自身的主体能动性与环境的客观制约性作为人的自我实现的基本机制,是教育得以有效地在人的自我实现中发挥作用的前提。在教育的关照下正确认识和践行自我实现的基本机制,促进人的自我实现能力的发展是实现教育终极理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82.
李焕有 《学术交流》2012,(5):189-192
曹植一生的生存环境多变,尤其是后半生"禽息鸟视",成"圈牢之养物",但他求生存,谋发展。根据马斯洛等学者的需要层次理论,曹植试图想完成自我实现的需要。于是,发挥潜能,作出恰当的"成长的选择";感恩生命,忘却地位之危;抗争命运,百折不挠,实现自我。他的生存文化给当下的人们留下启发:自我实现要兼顾社会环境;自我实现的价值目标要应时而变。  相似文献   
83.
“中职学生逃课”问题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顽疾。本文主要引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中职学生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两个方面分析、讨论中职学生逃课问题,并给出对策,促进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84.
传统理论哲学在个体与世界"和解"问题上主要有两种处理方式,即"内敛收缩法"和"外展膨胀法"。与这两种方式对应,可以提出一种实践哲学的处理方式,即"明智区分法"。马克思把个体之所以要社会化的动机归结为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统纳且超越了罗素、哈贝马斯考虑到的那些元素。因而,以自我实现之需要去诠释个人与社会和解之动力,远比罗素和哈贝马斯上述的理解深刻得多。  相似文献   
85.
王银鹏 《经营管理者》2012,(5X):290-290
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成长性需要。成长是导致自我实现的种种过程。成长性动机就是被自我实现的趋向所激发的动机。大学生处于迅速成长阶段,由于需要处理学业,人际,社会适应,恋爱等复杂问题,会面临巨大压力。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运用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理论,试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出方案。  相似文献   
86.
李菊华 《职业时空》2008,4(6):82-82
一、激励机制的理论依据1.需求层次理论。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类基本需要有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类的这五种需要就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如果低一层次的需要得到了满足,那么就会向高一层次的需要发展。马斯洛认为只有满足较低层次的需求,高层次需求才能发挥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87.
大学生自杀已成为一个需要引起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的自杀其深层的动因是不合理的生命观。高校德育理应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正确对待生命中的痛苦及对死亡的合理认识并在责任担当的自我实现过程中获得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的质量,由此起到从根本上对大学生自杀的预防和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88.
创新能力的培养对女性的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女性在家庭、学校、社会中受到自我实现心理预言的暗示,致使她们的创新精神逐渐被剥夺,创新能力渐渐缺失,所以要破除自我实现的预言,促使女性成才.  相似文献   
89.
对李安"父亲三部曲"的解读大多集中于文化视阈上,这种广角式的解读模式使得李安电影作品的本真性被消解在宏大的文化背景中.其实,自我意识才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基点所在.其作品的真正内涵就在于他用一系列的影像展示了一个自我意识的实现过程,李安以"冲撞"的方式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和道家文化进行批判,并在这种批判中显现了自我.  相似文献   
90.
阿尔比戏剧在对美国存在主义思潮进行反恩的基础上,从个人价值自我实现的层面分析并关注现代人生存境遇。其剧本借助存在主义关于自欺、自由、死亡等的概念.探究有关焦虑、恐惧、不确定性、现实与虚幻等问题,展开关于个体存在的思考,指出超越各种障碍、在社会存在中实现自我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