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45篇
劳动科学   5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1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82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93篇
社会学   161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31.
于健 《理论界》2012,(6):168-170
大学生自杀事件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此文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自杀的影响因素。客观方面大学生的自杀行为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外在影响,主观方面大学生选择自杀主要源于生物学因素、心理学因素,包括不良人格特征、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  相似文献   
532.
采用生命意义感量表(PIL)和自杀态度问卷(QSA)对桂西北111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我报告测试。结果表明:桂西北大学生总体上对自杀持矛盾或中立态度,但有50.18%的学生对自杀者家属持肯定或理解的态度;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的总体水平较低(95.73±15.90);桂西北大学生生命意义感与自杀态度、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对安乐死的态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它们之间有明显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533.
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此文分析了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原因 ,并且有针对性地从心理学角度提出了有效防止青少年学生自杀的对策  相似文献   
534.
大学生自杀的心理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主要原因是大学生身心状况、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这四个方面引起的。防止大学生自杀的对策:(1)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室,关注自杀高危人群;(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机构;(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大学生的文化生活;(4)改善家庭教育,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5)加强网络和社会媒体的监管。  相似文献   
535.
对某省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现有的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工作普遍存在着“过于依靠专业力量、对优化学生心理环境关注不足”的状况。从大学生自杀因素和自杀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探讨如何增加对大学生心理的保护性因素、减少危险性因素,优化大学生心理环境,帮助大学生适应性发展问题,提出高校全民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与自杀预防模式。  相似文献   
536.
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家庭结构的完整性受到极大冲击,许多离散型家庭出现。离散型家庭主要包括留守家庭、隔代家庭和空巢家庭。通过对豫东地区8个村庄自杀案例的实证分析发现,在这三种家庭类型中,老人自杀原因存在较大差异:留守家庭中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是婆媳矛盾。在隔代家庭中,抚养孙辈的经济压力与对孙辈照顾的代际矛盾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而在空巢家庭中,日常生活照料与精神慰藉的缺失是老人自杀的主要原因。因此,应根据离散家庭类型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群体制定不同的制度与政策,从而构建可操作性较强的农村老人关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537.
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自杀原因既有外部因素,也有内部因素。应该努力构建合理科学、和谐有效的大学生自杀危机干预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与成才。  相似文献   
538.
青少年自杀行为的低龄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青少年自杀呈现低龄化趋势。应试教育与学习压力的超负荷造成少儿身心的“亚健康”。心理疾患的高发是造成自杀行为的低龄化的重要原因。我国未成年人在情感、人格、人性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缺陷。普遍存在的校园欺侮现象也是造成少儿自杀的原因之一。家庭因素对于青少年的自杀行为有着重要关联。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发展与“减负”问题是社会转型时期我国中小学教育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有效防治自杀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39.
浅谈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空前发展,大学生的精神困惑、自杀意念或行为等心理危机现象呈上升趋势,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迫在眉睫,主要包括校园心理咨询中心的建立、各院系成立心理健康小组、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等。  相似文献   
540.
近21年我国自杀人口的性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润龙 《西北人口》2011,32(1):59-63
文章回顾了近年我国因自杀处理不当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分析了1987-2007年我国历年的自杀人数及构成。分析表明:①近20年我国由高自杀率国家转变为低自杀率国家,②女性自杀率虽下降明显但仍高于世界平均水平,③青少年自杀人数比例下降、老年自杀人数相对比例上升,④农村自杀发生率是城市的3~5倍。最后,探讨我国妇女自杀死亡的社会原因,研究了自杀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