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14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犬儒学派和庄子的自然主义思想虽然在社会根源和文化根源上不同,但两者在社会观、自由观以及人生观却有异曲同工之处,即在价值观上持一种价值虚无主义的态度。在这个意义上讲,庄子算得上是中国犬儒主义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32.
自然主义的影响在美国很难消失。“决定论”是自然主义的一个中心主题,人的命运是由环境、遗传及其本能冲动决定的。《圣殿》中的金鱼眼、谭波儿和贺拉斯,他们的悲剧命运为美国南方特定的环境所决定,也和遗传或本能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3.
庄子以自然为宗的思想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他提倡自然无为的处世哲学,“自然”在庄子的学说里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与美学内涵,它既是庄子对精神自由的要求,也是对自然万物天性的认识,表现到艺术创作上就要求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必须具备自由、空明的心境,创作出的作品要能表现自然万物的本原性生命,传达万物的纯然本性。庄子的这种自然主义艺术观主要体现在创作主体主观精神和作品的自然天性上。  相似文献   
3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文艺政策的逐步放宽,在中国文学研究领域里,文艺思想呈现出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单极走向多极的现代路径。但在开放与多极的现代性诉求过程中,由于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的被彻底边缘化和主导性文艺思想的缺席,从而形成了平面化、散乱性的格局。从学术界对于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中,我们可以窥见一斑。当下的中国文学研究界,应该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文论来消化、吸收各派理论之长,还文学研究以真正的学术立场,这是当今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35.
我国的声乐教育事业有充分的成绩可以肯定,但也出现在声乐教育指导思想上偏离现实需要和文化发展的趋势,出现由技术主义等倾向造成的一些问题,影响了我国声乐教育体系和格局的形成。应该在声乐教育实践中以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为指导,解决声乐教育中的方法和文化归属问题,构建科学的民族声乐教育体系及格局,实现声乐教育的自然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36.
蒯因通过批判第一哲学在当代的典型形式——卡尔纳普的合理性重构思想而为自然主义开辟了道路.蒯因尽管迟至《自然化的认识论》一文中才对第一哲学作了完整地批判,但他早在《经验论的两个教条》一文中即已批判了分析与综合的二分法,进而模糊了先验研究与经验研究的界限.蒯因对意义的证实说与还原论的批判则使整体论成为可能,从而给了基础主义严重一击.这正是蒯因后来走向自然主义的前奏.  相似文献   
37.
李彤 《船山学刊》2003,(3):74-76
司马迁受道家崇奉自然、抱朴守真思想的影响,并在为政理念、治史原则、文章风格、文艺思想、个性及人格理想等诸多方面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38.
天人关系:中国古代人学的本体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哲学的本质是人学。中国古代哲学,也是一套人学理论,"天人关系"是其本体基础,中国古代天人关系有三个层次:1."绝地天通"的人神关系;2.天人合一的人与自身的关系;3.天人相分与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绝地天通是统治者垄断了人与天(神)的交通;天人合一则经历了从效法说到一体说的演变,有从自然主义到人文主义的过渡,也有作为本体的和作为过程的天人合一的两重含义。  相似文献   
39.
牟宗艳 《文史哲》2003,(6):121-125
老子的治国理念是老子哲学宇宙观、人生观、思维方式等在政治生活领域的延展,是其哲学理性对社会政治技术层面的精神观照。它以"无为而治"为核心,以自然主义为外在特征,以人文主义为内在本质,构建出老子自然主义与人文主义相结合的"内圣外王"之道。  相似文献   
40.
郁达夫留学日本期间深受欧洲和日本自然主义理论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他早期小说创作中客观、冷静、中立的叙事立场,环境与人物之间的影响和制约,以及松散淡化的故事情节和开放式的结尾方式都显现出自然主义的创作特征。郁达夫对自然主义理论的借鉴和尝试是中国新文学接受外国文学因素影响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