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181篇
理论方法论   25篇
综合类   313篇
社会学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李劼人文学创作与法国自然主义的关系,对于理解李劼人的文学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无论在其历史小说的模式上,还是在女性人物的塑造上.在李劼人成熟时期的作品中,不难发现李劼人的历史书写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的因素与气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可以说李劼人是法国自然主义精髓的真正呈现者.  相似文献   
52.
《阅读与作文》2009,(9):60-61
据美国《探索》杂志报道,美国著名的自然主义者蒂姆·荷德日前出版了一本名为《绚丽的天空》的新书,披露了一些天空中罕见的奇异自然景象。这些奇异景象包括日晕、海市蜃楼以及红色极光等。  相似文献   
53.
中国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以老庄为代表的先秦道家以“无为”、“行不言之教”等卓越理念确立了中国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在随后较长的儒、释、道教育思想相互交融的过程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不断得到延续和发展,从魏晋玄学家到唐宋禅宗佛学、柳宗元的教育思想,再到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家王守仁、戴震,最后到近现代启蒙思想家的教育思想,隐约都可以看到承袭的关系。梳理中国自然主义教育的思想脉络对解决教育的时弊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54.
自然主义视域下的幼儿教育即尊重、顺应、发展幼儿的天性,包括顺应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本能的一种教育。在当下还没有治愈知识本位、教师主导、功利教育的沉疴之际,探索和践行自然主义观照下的幼儿天性的成长,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5.
卢卡契系统地批判、否定自然主义文学。他的失误不在于批判自然主义,而在于这种批判绝对化和全盘否定,失之公平和科学。我国文学艺术界在自然主义文学批判领域,数十年来有意或无意地存在着“卢卡契情结”。要超越“卢卡契情结”,关键是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上“转弯”,实事求是地对待自然主义文学。  相似文献   
56.
重读自然主义与德莱塞的《嘉莉妹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纵观美国近一个半世纪来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就难免会把目光投向重要的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本文以其杰出代表德莱塞文学创作上的里程碑———《嘉莉妹妹》为范本解读自然主义,从而感受在以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为文学创作主流的西方的今天,重读自然主义的必要性———现实的回归。  相似文献   
57.
新时期以来的爱情小说,经历了从初期歌颂圣洁的精神交流,关注爱情的社会和道德内容,到80年代末热衷于赤裸裸的性爱描写的过程。在这个从形而上至形而下的审美位移过程中,自然主义的消极因素得到了充分发展乃至达到极端。这种迅速的变异,社会文化心理的影响,商品经济的挤压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也有作家自身无法把握审美判断尺度等内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58.
西奥多·德莱塞是美国史上的一个杰出作家。他用自然主义文学创作手法开创了美国文学的一个新时代 ,影响了一大批同时代以及后来的作家们。本文从真实客观性 ,现实性和悲剧性三个特点入手浅析了西奥多·德莱塞自然主义小说的创作特点  相似文献   
59.
潘世圣 《浙江学刊》2006,1(3):29-36
作为现代文学的经典作品,<呐喊>已经定格在历史性的排行榜的最前列.很多时候,人们在阅读思考这部作品之前,已经深陷于"历史定论"的支配和影响中,而容易失去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眼光.成仿吾在<呐喊>出版不久后,提出<呐喊>可以溯源到日本近代自然主义文学,而今人却轻易地一概把它视为是对鲁迅的严重非礼.其实,<呐喊>与日本自然主义文学至少在形式格调上有不少相似之处,成仿吾的意见并非仅是"挑刺"和"非难".日本的自然主义起源于法国自然主义,但并未继承左拉的真谛.<呐喊>看上去近似日本文学,但其深层的对民族文化的思考、对国人"人性"的怀疑和诘问,又画开了它与日本文学的天然不同.成仿吾没有读透这一点,并非是他的浅薄.时间、阅历、功夫是解读鲁迅的先决条件,这同样也适用于成仿吾.  相似文献   
60.
法律自然主义是一种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传统自然法思想的重构。传统自然法二元论的基本特征由于受到了怀疑论、功利主义和实证主义的批判而难以为继,只有法律自然主义才能将二元论法律思想合理地延续。其次,法律自然主义则以"实践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中解决了自然法学说中个体与共同体分离这一逻辑困境,并通过为应然法与实然法之间提供一种经验性的实践介质而解决了其实证性困境。此外,法律自然主义也以其法律消亡论开释了传统自然法理论中的固有矛盾,从而重构了一幅适合当代中国社会马克思主义版本的自然法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