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20篇
  免费   333篇
  国内免费   103篇
管理学   376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222篇
人才学   175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3429篇
理论方法论   546篇
综合类   8737篇
社会学   915篇
统计学   83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45篇
  2022年   177篇
  2021年   233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213篇
  2018年   107篇
  2017年   156篇
  2016年   229篇
  2015年   389篇
  2014年   846篇
  2013年   729篇
  2012年   1094篇
  2011年   1147篇
  2010年   1099篇
  2009年   1000篇
  2008年   1153篇
  2007年   942篇
  2006年   773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637篇
  2003年   561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49篇
  2000年   362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19篇
  1997年   87篇
  1996年   78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31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1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91.
"自然"即"生长"是人类对自然最早、最原始的解释.自然是生成之源、存在之基,自然自主而存在.但随着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自然"的原本意义被异化,被遮蔽."自然"跌落为"自然物","自然"物化为我们人类可以随意褫夺的对象,随之而来的后果则是人类所面临的全球性的生态危机.通过对科学主义"自然"观的全面反思,我们重呼 "自然"的复归,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892.
中西文化心理架构的差异导致各自文学中感伤主义的不同表现:中国传统文学中的感伤是群体意绪,西 方感伤则缘于个体幽思;在感伤与自然关系上,表现为"因感而伤"与"因伤而感";在对待感伤的态度上,中国多 肯定而西方偏向于否定。中国文学的感伤主义属于古典范畴,而西方感伤主义流派是现代思潮的先行。  相似文献   
893.
试述我国第三产业中自然垄断行业的行政垄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行政垄断不利于第三产业中自然垄断行业的发展。但市场经济体制下由政府管制而产生的行政垄断却是自然垄断行业正常发展的条件。对于我国第三产业自然垄断行业中行政垄断的改革,应该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重新构建政府管制制度。  相似文献   
894.
从丹纳"时代、种族、环境"三要素理论出发,宏观描述了中国古典诗歌爱国主义传统流变"与时俱进"的时代表征,进而探讨了与爱国诗歌相应的"忠君理念"与"垂史追求"二元互补的民族主体心态,并从中华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审视爱国主义诗歌传统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哲学内核。  相似文献   
895.
刘克庄认为,宋代的多元文化("文治")异常发达,包括理学(以及哲学)、经学、赋、程文、古文等.由于这些多元文化的兴盛,导致诗歌走向衰微.通过文学史上诗歌与多元文化相互消长的历史证明,刘克庄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道中了诗歌盛衰的规律.  相似文献   
896.
天人之学是古代哲学的基础理论,儒、道、阴阳各家对天人关系都进行了不同层面的哲理性探讨。《淮南子》则综合了各家思想,以天人合一为纲,强调以人应天,以人合道,因顺自然。在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指出政治也要合于天道,顺应自然,从而构建出一种管理社会生产生活的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897.
<裸者与死者>自1948年发表起就确立了其关于二战的最佳美国小说的地位,作者梅勒借用"战争",叙写的是野心、欲望、个体力量等诸多涉及人的问题.本文着眼于士兵们在安诺波佩岛上围绕生存和成功的奋争,展示了书作者的观点,即人在与自然力量的对抗中注定要败北,热带雨林的暴雨,地质形成的阻障,和无法无规的密林把人损耗到崩溃或者死亡.  相似文献   
898.
希腊哲学作为ontology的起源地,其on(ov)的原义是什么,如何理解和翻译,已经成为希腊哲学和全部西方哲学研究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以印欧语、汉语的有关语言学知识和希腊哲学发展线索的研究为依据,对巴门尼德原著(希腊文本)进行了系统的解读工作.首先是对巴门尼德提出的εστιν命题及σν的语言语义进行解读;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其哲学含义进行解读.文章强调指出:必须同时承认它的"存在/有/实在"含义和"是/真"的含义,认为双读是恰当的方法,并且强调:这两种含义关联相通不可分离,汉语词"真实"二字的联结就表达了二者的联系;从而指明希腊哲学及其ontology的根本特征,可以最简约地表达为"真实",即关于什么是真实的寻求.  相似文献   
899.
何其芳的《预言》是寂寞开出的花,是诗人心灵里"真纯的音籁"。先是悼惜逝去的初恋,再是吟咏成人的忧郁和愁苦,最后唯美主义的诗人从飘缈的云端落到了人间的"茅草屋顶",走出个人寂寞的拘囿,歌唱也变成"鞭子","还击到不合理的社会的背上"。而他的《夜歌》是风雨催生的歌,真实地反映出诗人新旧两种思想的矛盾和斗争,以及迫切要求改造自己、提高自己的心情。《预言》有的是冷艳的色彩,青春的感伤,精致的艺术;《夜歌》则是散文化的自由诗体,色彩朴素,亲切自然,质朴晓畅。  相似文献   
900.
梁爱民 《学术探索》2003,4(9):85-87
迟子建的小说在对"故土故事"的叙述中融入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在那里,自然是人和谐而富有诗意的家园,它和人构成了一个神圣的整体,乡民们也因为和自然的契合而有了惊人的凝聚力和敏锐的生命感觉,与都市文明相比,这是一幅充满了温情的人间烟火图,由此也构成迟子建的"故土故事"与"都市故事"的对比性叙述,这种叙述在同构的对应中所生成的审美张力体现了人文关怀与理性认知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