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27篇
  免费   385篇
  国内免费   64篇
管理学   439篇
劳动科学   24篇
民族学   101篇
人才学   97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03篇
理论方法论   554篇
综合类   5816篇
社会学   496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148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85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197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88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66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549篇
  2012年   670篇
  2011年   809篇
  2010年   766篇
  2009年   741篇
  2008年   871篇
  2007年   758篇
  2006年   682篇
  2005年   640篇
  2004年   581篇
  2003年   456篇
  2002年   366篇
  2001年   284篇
  2000年   258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62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4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91.
民主参与和决策:社工要坚持民主原则,创造有利于组员参与和投入的小组氛围,鼓励和引导他们自由、充分地参与小组活动与决策,并通过这个过程培养起组员民主参与的精神。  相似文献   
192.
在老庄美学的建构中有些学者把自然无为阐释为自由,这样老庄的思想也就是美学了。其实,在老庄尤其是庄子的时代,自由并不是一个比秩序更急切的问题。道先于一切,在这个既定场域很难说给自由留下了一席之地。从自由本身来看,自由表现为肯定性力量与否定性力量的一体二用;而自然无为是一种自然的本性存在,既不肯定什么也不否定什么,是让自由毁弃于自然。从人生自由来看,在人的自然维度,自然无为讲求顺任自然,却没有对自然的扬弃,只剩下一种回到自然本性的必然。在人的价值维度,自然无为是将个体断送于一种先验的既定意志的普遍性之中,取消个人价值。从审美的自由来看,它同人生自由一样需要有知识、道德与物质的支撑,并且情感表现出独立自足性,自然无为明显表现出对知、意、情的排斥与否定。逍遥是无为,而不是自由。  相似文献   
193.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经典,在中国文化史上的地位绝不亚于《圣经》对西方文化的影响;为了进一步深化对《论语》的研究,有若干疑难问题需作深入探讨,包括《论语》的编著者、《论语》的真谛、《论语》的核心思想、《论语》的疑难句等;认为《论语》主要是孔子的弟子有若和曾参的弟子们编纂而成,也包含了冉求、闵子骞的弟子编纂的一些内容;《论语》是一本政治哲学书,围绕着为人、为学、为政三位一体的内容展开;《论语》核心思想是"仁",包括体和用两个方面,仁之体为内心修养,仁之用为"仁民爱物"。  相似文献   
194.
章敬平 《领导文萃》2012,(11):85-87
十天,可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十天,可以让梁漱溟从刚直不阿而摧眉折腰,背叛良心,违心检讨。梁漱溟,中国现代思想史上谜一样的不可思议的人物,一位先后做过蒋介石毛泽东座上宾的社会活动家,一位没有高等学历却在高等学府任教的新儒家代表人物。中共建政之后,平生连  相似文献   
195.
“一切哲学的入门”——论康德的《判断力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有各自独立的立法领域,这就是"自然"与"自由(意志)",相对而言,判断力则没有自己独立于这两个领域的第三个立法领域,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判断力不"立法"。虽然判断力没有自己独立的立法领域,但是,它却通过"合目的性"原则把"自然"与"自由"这两个分裂的领域协调、统一为一个整体,并使对这个整体领域里的事物的(审美)判断具有先天的根据-理由。在这个意义上,判断力也具有立法的功能——使对这个整体世界里的特殊事物作出审美判断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196.
随着各国对传统文化法律保护重视性的提高,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儒学文化的法律保护问题也渐渐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儒学传统文化自身具有创作者群体性、作品延续性、发展无限性等特点,因此,对它的法律保护模式问题成为人们讨论的重点和热点。鉴于在采用现行著作权保护模式和综合保护模式对儒学传统文化进行保护的过程中所存在的缺陷,有必要探讨一种新的保护模式即特别法保护模式,以求实现对儒学传统文化的全面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7.
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问谁又能做到!——香港乐队Beyond《光辉岁月》  相似文献   
198.
目前学界、包括儒学界充斥着对儒学的种种误读,其中之一就是将儒学与现代性对立起来,以至用所谓“儒家传统”来抗拒现代文明价值。其实,儒学本然地蕴涵着现代性。儒学的现代性不仅源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而且基于儒学自身的基本原理,即“仁→义→礼”的理论建构。这个原理要求根据正义原则(义),包括超越差等之爱而追求一体之仁的正当性原则、顺应特定时代的基本生活方式的适宜性原则,来“损益”即变革社会规范及其制度(礼)。因此,在现代性的生活方式下,儒学原理要求儒学自身现代化。儒学的现代化进程,就是儒学的现代性的展开过程。儒学的现代化已经不仅是一种理论设想,而是一种历史事实;但同时,这个历史进程尚未结束,而且往往误入迷途而陷入原教旨主义,这是值得高度警惕的。  相似文献   
199.
雷传平 《社科纵横》2010,25(6):125-126
本文是对邓曦泽博士的新著《文化复兴论——公共儒学进路》进行的评论。笔者指出该书的特色不只在于该书为“历史文化有什么用”这个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答,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新的解答是用严格的论证证明出来的,这正是该书真正有价值的地方。  相似文献   
200.
疑罪从无原则,是我国刑事审判中的重要原则,是防范冤错案件的重要手段,是社会主义法治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思维障碍的角度,剖析疑罪从无原则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推动疑罪从无原则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