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7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66篇
社会学   7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1.
《丰乳肥臀》是莫言长篇小说中文化意蕴复杂、争议颇大的一部。这部小说以人为核心,表现与人的存在相关的诸多因素,将中国式的言说方式上升到人类普遍哲学的高度,探讨人的存在的真理。《丰乳肥臀》在人与存在的价值言说上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产生了视野融合:"孤独个体"无法统一的自在存在与自为存在同历史悲剧的必然性;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和人物喷薄欲出的生命力;摆脱物的存在与缺失自我的复归。基于存在主义视阈解读《丰乳肥臀》中人的存在、自由、担当与尊严,以期实现对人类生存共性的哲学性思考。  相似文献   
92.
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主体权利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力人群是决定社会发展的主导人群,劳动力发展的核心内容是公民自由选择权利的持续扩展,其中的基础性支撑是劳动力自主产权.劳动力只有通过市场化自由选择和城市化自由流动,才能够辨识和获取发展机会,从而改善绝大多数国民的二元制度发展困境.尽管中国社会转型涵括了非常丰富的发展内容,但人口发展与制度转型具有基础性、首要性和实质性,劳动力流动规律只有在制度成功转型的基础上才能得以同步有序的全面展开,以劳动力流动规律为依据的相关制度安排才能具有民本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3.
读萨特的《苍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苍蝇》是萨特根据古希腊神话故事改编的一部存在主义悲剧。作者借用这出浓郁的古代神话悲剧的诗意,艺术地破除了人对自然之谜的惶惑感,传递出人能战胜“上帝”,自由选择生活道路的现代意识。萨特要用悲剧主人公俄瑞斯忒斯自我选择的英雄气概,扫清处于战后苦难荒诞之中人们的悲观失望情绪,号召人们积极介入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94.
杨中华的短篇小说《当时的月亮》以大量的对话和心理描写,为我们展现了新时期石油人的情感浮沉.作品围绕着主人公苏绣的婚姻生活变化这一主题,对爱情的自由选择与人的命运问题进行阐释,向读者抛出友情关系、爱情关系、婚姻家庭关系等社会关系在日常实践中对人的命运的影响这一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95.
存在主义哲学与文学作为西方宗教世界与理性王国相继沉落后出生的孪生姊妹,从诞生之日起就血肉相连,交煽互发。本文着重分析二者血缘关系的肌理,在概述存在主义历史渊源与哲学主旨的基础上,主要从"普遍境遇下的个人、心与行的交错叠加、自由选择酝酿情节突转和冷漠的叙语与情绪化的对白"等四个角度,初步揭示存在主义文学视阈中的哲学架构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96.
小敏 《当代老年》2013,(2):57-57
女性进入中年,虽有青春不再的惆怅,但却多了一份成熟的魅力,适当的打扮,就更能显出中年女性的独特韵味。而这打扮,除了面部的化妆,服饰的搭配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中年女性穿衣应以适合自己的年龄、显示自己的优雅为总的原则,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性格、职业、喜好等自由选择搭配。但有十项穿衣技巧应随时注意:  相似文献   
97.
《决策探索》2008,(1):14-21
改革开放30年,而立之年,中国从经济濒临崩溃边缘成长为全球第4大经济体。这是国家生命力从萎靡到迸发的30年.更是个人的生存空间、自由选择和各种权益得以逐步舒张的30年。  相似文献   
98.
法国作家加缪的短篇小说《局外人》塑造了一个卓然独立的人物默而索 ,本文围绕他在处理丧事、爱情、友情以及面对死亡等方面的态度进行分析 ,指出其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既体现了对自我的理性把握 ,又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自由选择”的原则。  相似文献   
99.
自由与荒诞,是萨特早在童年就深刻感受到的东西。萨特在自传中写道:"让.巴蒂斯特(萨特之父)的去世在我的一生中是件大事。它使我母亲重入牢笼,却使我得到了自由。"[1]在后来的自由哲学中,萨特极力强调人是绝对自由的,然而这种强调不但没有使人"自由",反而导  相似文献   
100.
声音     
政府不要搞什么道德建设,只要维护公正,社会道德风尚就会慢慢好起来。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法律系副教授杨支柱阐释如何建设社会道德风尚时说,政府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强制性,人们自由选择的余地会越来越小,没有自由选择就没有道德评价可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