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2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91篇
劳动科学   27篇
民族学   38篇
人才学   1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66篇
理论方法论   35篇
综合类   323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231.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首篇。为了强使庄学符合儒学,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的西晋儒生郭象,篡改庄子原文并加以系统曲注,导致旧庄学误以为《逍遥游》充满错简衍文且义理混乱矛盾,又误以为“鲲鹏”“大知”“尧舜”为庄子所褒扬。在复原《逍遥游》原文的基础上,作者无懈可击地抉发了被郭注遮蔽千年的庄学奥义。  相似文献   
232.
本文是"内七篇奥义"系列的首篇.为了强使庄学符合儒学,不明"小大之辨"、未窥"庄学四境"的西晋儒生邦象,篡改庄子原文并加以系统曲注,导致旧庄学误以为《逍遥游》充满错简衍文且义理混乱矛盾,又误以为"鲲鹏"大知"尧舜"为庄子所褒扬.在复原《逍遥游》原文的基础上,作者无懈可击地抉发了被郭注遮蔽千年的庄学奥义.  相似文献   
233.
林丹 《江淮论坛》2003,(4):76-80
怀疑和批判的精神是智者学派在哲学上的贡献.但是非建设性的极端、盲目怀疑将导向否定一切价值的虚无主义.在"虚无"的沙漠上出现了希腊哲学的伟大转折--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它带有强烈的理想主义色彩."至善至美"的理想境界是许多哲学家的热切追求,但是未经反思、批判的"理想"恰恰最容易成为人间灾难的根源.怀疑主义与理想主义不应相互扼杀,而应形成一种相互批判、相互激发、相互容纳的局面.  相似文献   
234.
论邓小平的人民利益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惜群 《理论界》2004,(5):17-18
邓小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既继承前人又突破常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民利益观。切实把握邓小平人民利益观的特性,对深入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35.
屈原是自然之子。屈原赋保留着人与自然最纯真的审美关系,在屈原与自然的交感会通中,自然的“大美”为其带来的是生命的陶冶和人格的塑造,蕴含丰厚的生态审美意蕴,主要表现为审美理想下的自然至美和生存理想中的本真生存,前者体现的是屈原对自然美的推崇以及渴望与自然合一的人格追求,后者体现的是屈原在生命存在根基和存在建构上的本真式追求。  相似文献   
236.
关于古代东亚国际体系理论的研究,学界已取得丰硕的成果。然而学界的研究多集中在“汉唐东亚”与“明清东亚”,根据汉唐时期或明清时期的东亚国际体系所提炼出的要素对于10至13世纪的东亚解释力不足。虽然学界关于10至13世纪东亚各政权间具体问题的探讨,为宏观探讨同时期东亚国际体系奠定坚实基础,但仍未步入理论层面。制度化的封贡体系的形成时间正是在11世纪初,即辽朝中期。缺乏对10至13世纪的东亚国际体系的整体把握,无法正确、深刻地理解东亚是怎样由“汉唐东亚”步入“明清东亚”,进而也就无法正确认知当代东亚国际问题的历史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237.
“忠”的观念在战国时期逐渐成熟并定型。在秦地形成重要影响的《韩非子》一书中,“忠”的论说最为集中。此后的《吕氏春秋》一书,对“忠”的道德规范又有新的解说。所谓“大忠”、“至忠”的宣传,适应了君主专制体制逐渐完备的历史要求。秦代“忠”的观念的普及,是与政治理论家这种政治道德建设的努力相关的。  相似文献   
238.
必然性与偶然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之一。在传统的认识中,习惯突出必然性的决定作用,强调“有律必循”;而忽视偶然性的加速或延缓作用,甚至被撇至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后台。事实上,随着人们对规律认识得越来越多与把握得越来越深,偶然性的作用日益明显。基于此,本文力图重新认识偶然性,对偶然性的历史地位、作用桥梁、特征、类型以及如何正确对待偶然性作一些粗浅的探讨。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239.
作为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和王阳明依循着各自的哲学进路即分别以知识论、价值论为主导对<大学>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试通过对这两种不同的诠释进路的具体展开及建构基础的分析,来论证两种注说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40.
《邻里相送至方山》一诗是谢灵运入宋以后命运发生重大转折的艺术反映。他并不反对新兴的刘宋王朝 ,但无意中卷入了宫廷政治的纠葛 ,很快被逐出首都 ,这是高傲的诗人根本不能接受的。他居官时的名士作风不能为当局所容 ,终于落到悲剧的结局。他临死前的两首诗 :《临川被收》和《临终诗》都包含着许多矛盾 ,他并没有向刘宋王朝造反的必要和可能 ,只是作风不能为“性好吏职”的当朝司徒刘义康所容 ,才死于非命。对于强加给自己的诬陷不实之词 ,谢灵运不屑辩解 ,他深感世界的荒谬 ,于是负气地摆出一付前晋王朝遗老的架势 ,似乎要向刘宋王朝造反 ,此时他的心理已经有些变态。鲁迅先生曾经计划整理谢灵运的集子 ,工作没有做完 ,他留下的资料足供后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