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0篇
综合类   23篇
社会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正>女儿铃铛14岁生日不久,我就发现她有些不对劲,总是问一些古怪问题:人为什么要结婚?结了婚为什么又离婚?每个人都需要爱情吗?爱就是喜欢吗?看的电视剧也从《猫和老鼠》一下飞跃到《泡沫之夏》。最令人担忧的是,我下夜班回家,竟然看到她和一个男生在路灯下窃窃私语。看来,女儿长大了,需要面对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课题:爱情。可是,关于这个话题,我实在不知道怎么跟她开口。  相似文献   
22.
舒婷 《当代老年》2011,(10):1-1
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相似文献   
23.
在人类的历史上,女性从来就没有真正赢得过自己独立的地位,而在爱情生活中所扮演的始终是被动的和被侮辱与被损害的角色。但时代的发展已将妇女的解放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西方的女权主义运动是这种情况的标志之一;而中国当代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则与之遥相呼应,在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基础上提出了崭新的爱情观。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爱情诗,同时也是人道主度大潮中泛起的一朵别致的浪花。它标志着中国新女性的“人”的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24.
舒婷的诗朦胧而不晦涩,深刻却不消极,擅于采用象征、意象等艺术手法诠释复杂情感,揭示生命真谛。同是表达奉献,《在诗歌的十字架上》充满了浓郁的基督情结,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却饱含着醇厚的赤子之情。文章抽丝剥茧解读了诗人的宗教情怀和祖国之爱,追本溯源剖析了两种情结背后的家庭环境、时代背景等要素的成因。  相似文献   
25.
主持人语:我总相信,在各种艺术形式之中,诗是灵性的,她可以涤荡人心中封尘的阴霾,唤醒一个人或一个时代的梦想;诗是青春的,她可以激扬生活、舒展记忆、拾拢情感。每一首诗也是一种态度,是诗人的态度。在李见心的诗歌中,可以见到这种对于生活、记忆、情感、爱与伤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一个诗人的心路历程和诗人的成长足迹,诗成为她个人记忆和抒发情感的最有效的方式。应该说,辽宁诗人很多,有特点的诗人也不少,但李见心属于敢于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最真实的情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的那一位,因此,她的诗歌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的私密表达色彩。  相似文献   
26.
在中国诗坛上,舒婷被视为朦胧派的代表诗人,她的诗歌以其女性独特的情绪体验感受外部世界,在自我内心的深入关照中,将其独特的感受、真挚的情感化为充满诗意的句子,在平凡的事物中赋予独特的诗意,使其诗歌在单纯的形式中有丰富的情感,在简捷的表述中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形成其诗歌典丽柔美的风格。其代表作《致橡树》就是  相似文献   
27.
舒婷与翟永明在上世纪80年代的女性诗坛上树立了两个高度.但两人的诗歌艺术迥异:在诗歌形式上,舒婷表现为理性雕琢,翟永明表现为感性喷发;在诗歌气质上,舒婷表现为情感的吟唱,翟永明表现为生命的独白;在诗学追求上:舒婷是为人写诗,翟永明是针对自身.两人不同的诗美品格不仅丰富了当代诗坛,被后来的诗人们纷纷仿效,而且对诗歌艺术的发展尤其是女性诗歌的未来也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28.
29.
舒婷和翟永明,作为新时期中国文坛上两位著名的女性诗人,都分别写下了许多“爱”的诗篇,但传达的却是两种不同的声音:舒婷的诗是对爱的呼唤与追求,而翟永明的诗是对爱的质疑与反思。从舒婷到翟永明的这种“爱”的嬗变,折射了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女性对爱情婚姻、对两性关系的不同思考与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30.
舒婷的诗歌创作散发出簇新的气息,既富有女性的温馨,又充满着青春的骄傲:既表现了对时代的深切关注,也毫不掩饰内心的忧郁。她的诗忠实于“自我”的感受,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个性。从历史的角度,用发展的眼光去考察舒婷的诗歌创作,是客观评价这位当代女诗人的关键。因为,在和平建设的今天,我们既需要给太阳以进行曲,也需要月亮的小夜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