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7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31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43篇
人才学   1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54篇
理论方法论   30篇
综合类   663篇
社会学   84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78篇
  2011年   83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7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1.
舞台服装与生活服装存在很大的不同,生活服装是为了应付日常生活,而舞台服装更注重精神追求,它的设计是建立在审美作用的基础上,服务于剧情。舞台服装的设计需要符合剧情,突出人物性格,因而色彩的运用很是关键,中性色作为一种驾驭能力极强的中间色彩,它能与各种色彩有效的融合,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本文从中性色的视觉特点两方面剖析了颜色对舞台服装设计的影响,并讲述了中性色在舞台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2.
在室内设计越来越被现代人关注的现代社会,人们在家装中更注重视觉的感官作用.色彩是感官最直接的表达方式.色彩冷暖的对比,前进后退的效果.及膨胀收缩的效果给了设计空间无穷的变化。我们在研究色彩与空间的关系使我们在室内设计中有更大的收获,和对创作的灵感。色彩在室内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色彩可以改变设计的风格,设计师所带给人感情上和视觉上的差异和艺术上的享受。  相似文献   
113.
熊十力先生反对将“体”“用”截成“两片”,并看到了宇宙发生流行中海沤不二的终极本体,但是熊先生却又将心分为“本心”和“习心”。我们可以追问,若是“体用不二”,“本心”与“习心”何以截分?或者说“本心”和“习心”的关系如何?“境不离识”,可同样“识与境存”,而“识”(习心)本即是“本心”的流行,在新的意义上可以说“境不空”而“识亦不妄”,“本心”即是“习心”,心本无二。  相似文献   
114.
学界长期有一种观念认为吴宓的艺术思想是芜杂且悖论丛生。本文从吴宓非系统性的论述中归纳出了他的思想路径,看其如何架起了中西古今文化的桥梁。他在诸多文章中所介绍的西方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只是他思考的起点,即艺术门类之间存在性质区隔。他的思想成果真正体现于他结合中国文化思想所创造的"三境"和"音律"两个概念。与传统保守的古典主义不同,其艺术美学的思想核心是坚守人文主义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5.
116.
117.
舞蹈意境及其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舞蹈活动中,意是指作品所表现出来的舞蹈情感和思想,境是作品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客观环境。舞蹈作品的意境,就是舞蹈作品所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舞蹈意境的创造过程也是一种移情过程。  相似文献   
118.
"境识"概念是熊十力哲学体系的基础概念,也是自古至今从西方哲学到东方哲学持续探讨的问题之一。在"境识"这对范畴发展过程中,熊十力从大乘唯识学入手,认为各种存在的"物象"的本体在心,为体之用,进而"境识"问题又可以归结为"体用"问题。随着现代物理学和神经科学的发展及新成果的出现,使得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哲学史上的"境识"关系问题。将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与西方哲学、中国哲学对这个问题的相关研究做一些交叉,可以拉近哲学与科学、生活的距离。  相似文献   
119.
事境是中国诗学独创的一个概念,但一直被抒情传统的意境说所遮蔽。事境说是宋代以来世俗化生活在诗学领域的一种反映。与“想味不尽”的意境不同,事境尚实宜近,是时间(事)空间化(境)审美范畴。从诗性生存的角度看,诗人创设事境就是为了使人摆脱日常之事的纷扰,在事的诗性世界里去感受和体验应然的生活,从而使人心灵得以净化,生活得以提升。深入发掘和研究事境,既有助于全面理解中国诗学的历史传统,也有助于当下诗歌与诗学多元鉴赏与建设。  相似文献   
120.
汉人八种见于元末陶宗仪的《南村辍耕录》,其中包括契丹、高丽、女真、渤海等元代的八种民族名称,历来为研究民族关系的最重要史料之一。20世纪初,日本学者箭内亘指出,汉人八种中竟然遗漏了汉人本身,也没有包括原南宋统治区的南人,他认为应补正为汉人十种。陈寅恪先生根据汉人八种中的竹因歹与竹温是蒙古语对汉人的称谓,指出汉人八种并没有遗漏汉人,批驳了箭内亘的说法,同时提出汉人八种可能抄自某种蒙古文资料的设想。本文在陈寅恪与王国维二人的工作与新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1)汉人八种是元朝统治者对境内使用汉文的各民族的统称,并不代表这些民族本身都自我认同为汉人。(2)汉儿是辽金两代华北人民的自称,也是宋人对他们的称呼;而宋统治区的人民北人称之为南家蛮子,元统一之后被称为南人。汉人与辽金元统治者的关系较南人更密切,与南人是两个不同的群体,汉人八种中不包括南人是自然的。(3)记入汉人八种的族名,除了竹因歹与竹温为蒙古语对汉人的称谓之外,本文将前人未曾涉及的族名朮里阔歹订正为朮里阇歹,即jurjidai(女真),并将竹赤歹订正为竹儿亦歹,亦即jurjidai(女真)的音译。本文再根据韩儒林先生对于蒙古七十二种中的部族名称重复登录的讨论,提出汉人八种中的竹因歹(汉儿)、朮里阔[阇]歹与竹温(汉儿)、竹[儿]赤[亦]歹同样重复的看法。(4)本文指出,既往研究视野多仅限于汉人八种本身,限制了对问题的认识。在陶宗仪原书中,汉人八种是氏族条的部分内容。氏族条共分为四个部分,其余三部分分别为蒙古七十二种色目三十一种与金人姓氏。本文进而提出,这份氏族名单与元代科举分蒙古、色目与汉人、南人两榜有关,应当产生于对举子进行氏族登记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