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5篇
管理学   1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33篇
人才学   19篇
丛书文集   161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705篇
社会学   76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0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9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65篇
  2008年   88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在汉译研究或作品中,汉语笑话,尤其是古汉语笑话似不大多见,即使出现,也通常是"坐下席".我们这个不擅长幽默的民族在与世界上的其他民族的相互感染中已不再是"旧模样",因而这方面的翻译或研究理当得到应有的重视.现就一篇汉译"笑话"的不当之处一述己见.  相似文献   
62.
词汇的理据性主要有四:语音理据,语义理据,形态理据以及文字理据。文章着重分析汉新词词汇的形态理据性,旨在发现两种语言新词的发展趋势。通过众多的实例证明,语新词依然保持较高的理据性,而中文新词由于受文影响,其理据性在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63.
64.
在医学人文教育重视医学技术的同时兼顾生命文化的现况下,课题组提出通过导读、讲授、讨论疾痛主题语文学的方法改善医学本科教育中感受力割离的窘况。通过遴选兼顾文类与主题、注重文本内涵普惠性的疾痛主题语文学文本,编订了涵盖九个疾痛类型的二十四篇文学选读,并创设了具有“突出身份担当”、“重视双重倾听”、“构筑正向情绪”三大功能的导问,帮助医学生在接受人文教育时更好地营建具有理性实践力的“介入意识”。  相似文献   
65.
王梦娟 《经营管理者》2013,(25):362-363
基于文化背景、思维认知及语言文字习惯的差异,汉翻译中存在词块不对等现象。本文将从语词块的角度出发,结合翻译,主要研究语词块汉译语义的层次性,即汉意义的不对等性,结合一些实例从不同角度来探究语词块汉译的语义层次性。  相似文献   
66.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策略和方法与文本类型相关,并由译文预期的目的或功能决定。电影片名属于呼唤型文本,其主导功能就是通过某种特定的方式为观众提供信息,达到吸引观众的目的。中文电影片名翻译成语时,必须考虑中电影片名各自的命名特点以及电影片名的感染功能,恰当运用音译、直译、增减译法、改译、重新拟定等各种翻译方法,以达到吸引语观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67.
国管治香港期间,非法侵占了中国对香港的主权,确立了“主权在”的殖民统治香港的最高原则:通过皇颁布的三个敕令,把“主权在”的最高原则“合法化”;通过三个宪制性文件,把“主权在”的最高原则宪制化;通过直辖管治,把“主权在”的最高原则治权化。由此,国确保了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直到1997年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国“主权在”殖民统治香港的最高原则终于寿终正寝,成为历史。  相似文献   
68.
在模糊美学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中国古诗翻译问题.首先从模糊羡的结构层次谈起,然后概括中国古诗在形式、意象和意境上的模糊美特征,接着探讨二者之间的关联问题,从而得出汉诗译的原则应是尽最大努力保留汉诗的意蕴,保留中国文化底蕴中意境的模糊美,使汉诗译达到传播中国精髓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69.
语码转换研究的手段和方向近年来得到了推进。本研究从转换者身份的角度对约10万字的博客语篇加以统计分析,主要着眼于句内和句间转换所体现的社会规约、文化身份等。通过研究,汉语码转换中全球化身份的彰显、文化身份一定程度的趋同和社会功能与身份的结合都得到了阐释。  相似文献   
70.
英汉语“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情感,作为人类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经验中最中心、最普遍的方面之一。而人的抽象情感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建立在人体感知基础上的隐喻表达的。为了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情感隐喻的实质,本文以人类的其中一种基本情感“悲伤”的隐喻表达作研究对象,主要从心理和生理角度入手,对汉两种日常语言中的情感隐喻认知在共性和个性差异方面进行了系统地对比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